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勿忘历史 兴我中华冯建中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其战争胜利50周年。半个世纪前,日本和德国、意大利共同策动了一场世界大战。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中国人民,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最野蛮、最残暴、最灭绝人性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八年抗战期间,天津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艰苦斗争。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3.
特殊群体的外语教学──教授日语孤儿班的几点体会关晓娟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五十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这无论是对中国人民还是对日本人民都是值得深刻纪念的一件大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中日两国人民都应以此为契机,一定要牢牢记取战争的教...  相似文献   

4.
愤怒的土地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妄图灭亡中国的罪恶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正义的长城。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侵略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发表四篇故事,以资纪念,意在激励小读者勿忘国耻,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学习。  相似文献   

5.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渊源和特点张西同,胡霞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对于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中国人民来说,惨痛的记忆或许更;于胜利的喜悦。5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曾经使中国人民陷人苦难的深渊。50年后的今天,那场战争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广岛事件     
广岛事件冯英子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用原子弹去杀伤大量和平人民,这是大家反对的,但是,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  相似文献   

7.
3500万中国人民死于日本的侵华战争,这已是铁的事实,虽然50年已经过去了,第二个、第三个50年也终将慢慢过去,但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这笔血泪仇,它永远是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中中国人民心中的一盏警灯。战争带给中国的损失是惨重的,有一种损失甚至永远无法弥补,这就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文化造成的巨大伤害。恰恰这点,没有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学术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副馆长,刘建业同志近年来对抗日战争中中国文化的损失情况作了详尽的调查,结论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了空前的破坏,几乎摧毁了一代文明。我们不妨接近这些事实。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可能是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的一个时间表,日本不是狂叫‘再现甲午光荣’吗?!中国应全方位进行战争路线图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战争准备,中国对日战争输不起,只要日本敢于开第一枪,中方便全力反击。一旦日本对中国的飞机、船只开火,  相似文献   

9.
抗战大后方在华日人反战运动述论李孟卿,王泽宗,晁跟芳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在这场伟大的反法酉斯战争中,无数国际友人(包括一些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曾和我们并肩战斗。他们的斗争是对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这场战争的战败国。但战争结束后,日本与德国在对待历史罪行方面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不同态度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中日两国都没有忘记那场改变中国和日本历史进程的战争。日本并未从中汲取教训,痛定思痛,反而有些人称那场战争是"非计划,非预谋的突发事件",认为日本进行的是一场合理的战争。一些极端分子还纷纷进入靖国神社参拜--包括甲午战争时践踏中国国土、蹂躏中国人民的"皇军"之鬼魂。过去,国人曾一再谈及甲午启迪,以警示人们,但在面对日趋恶化的中日关系的现实状况,甲午战争给人们的历史警示和告诫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华战争的遗留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日本对其侵略战争责任的认识问题;二是因侵略战争引起的赔偿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并屡掀波澜,与日本朝野在政治上的右翼化倾向密切相关。现行国际法的原则和惯例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学依据。对日索赔的“法庭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决不应再言放弃。  相似文献   

13.
论陶行知与抗日救亡运动张正元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杰出斗士.毛泽东同志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①在这场战争中,...  相似文献   

14.
从1894年到1937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接连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对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具有重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奠定了日本作为东亚军事、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地位,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华扩张的野心;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日本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急先锋;甲午战争使日本在华势力恶性膨胀,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日本为摆脱困境,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已经打了两千年的交道,而且,在近代的100余年里,因为战争,两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本文主要通辽日本国内战争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日本侵华后对中国人民进行的文化统治两方面来阐述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抗日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延缓了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的抗战对于动员和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壮大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且,中国人民的抗战也牵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抗德战争和英法美的对德、日战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50年前的5月8日,是欧州战场胜利日,9月9日是日本法西斯向中国人民签暑投降的日子。50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各国5000万人丧生,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耗资1000多亿美元的沉重代价。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自卫战,终于打败了日本  相似文献   

18.
国旗下讲话     
今年9月18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71周年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命令它的“守备队”炸毁了沈阳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的开始,中国人民长达14年英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从此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内关于日中战争论的动向[日]斋藤道彦今年是日中战争──用中国的说法是抗日战争结束的50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这场战争的亲身经历者在日中两国都已成为老人,战争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的历史.就连我本人,也是这场战争将近结束的时候出生的,确切地说是...  相似文献   

20.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绝大多数文学家都是“战争协力者”,然而战后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声讨和追究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半途而废。日本战后文学的总体倾向,实质上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战败”;不是反省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是刻意表现日本人本身的受害。更有一批作家反抗战后的和平秩序,发泄对战败投降的不满和悲哀,甚至公开为侵略战争辩解。而揭露侵华战争罪恶,真诚反省的作家,半个世纪以来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