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的木下百合子(Kinoshita Yuriko)教授专攻社会科教育学,著有《现代公民科教学的理论》、《社会科教育论》、《生活科的结构》等书.  相似文献   

2.
沈百英《小学社会科教学法》是我国社会科初创时期(1923年—1929年)唯一的一本研究专著,分析其所承载的社会科教育思想,折射民国时期小学社会科研究与实践状况,以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社会科课程建设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市川博教授,1937年出生,主要从事以社会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研究,现任日本社会科教育学会副会长、日本教师教育学会常任理事、日本课程学会常任理事、文部省所属学术审议会专门委员、日本图书教材协会下属学校教材调查会专门委员及社会科部门委员长、日本社会科初志会委员长、读卖教育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等等.曾参与编写日本现行《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小学《社会》部分.97年4月,又兼任横滨国立大学镰仓附属学校校长.他积极倡导和推进问题解决学习,《以获得真正理解为目标的社会科教学》和《使用磁性姓名牌的讨论课》是他分别于70年代和90年代指导两所横滨的小学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后所总结的成果.日本教育界不少人认为象市川先生这样深入学校教师中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大学教授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小学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2课时。小学社会科同其它学科一样,目前执行文部省1978年制订的《小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规定了社会科总的学习目标和各学年的目标、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经文部省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推荐给全国使用的教科书有七种。我们访日期间得到几套教科书,听了几节课,同小学社会科教师作了交谈,阅读了有关资料,对日本小学社会科教育有了一些了解。这对研究我国即将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社会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社会科的国家,自1916年社会科被确立为中等教育课程领域以来,已发展为涵盖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一门课程。1994年全美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科课程标准《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的出版,不仅在美国国内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的课程结构、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稚勇 《学科教育》2003,(5):43-48,F003
我国中学阶段社会科课程(社会学科综合课程)的开设,还是近些年来的事^(1)。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浙江省与上海市部分初中设有社会课。新世纪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实验,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科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在1994年制定了《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另外,美国的50个州在90年代中期也多推出了州的课程标准。^(2)本文拟就当代中美两国有代表性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加以比较,探讨各自的特点,寻找共同之处;更为重要的,对社会科课程标准以及社会科教育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诸如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教育目标,以及多元文化观的教育等进行研讨,以寻求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刘徽 《现代教学》2006,(10):61-63
市川博,日本帝京大学教授,早年研究近现代中国教育史,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日本社会科教育文选》是由市川博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沈晓敏副教授(本书主译者)共同选编的,力求适应中国社会课程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所精选的优秀论文多层面、多维度地全面介绍了日本社会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学阶段社会科课程 (社会学科综合课程 )的开设 ,还是近些年来的事 (1 )。 2 0世纪 8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 ,浙江省与上海市部分初中设有社会课。新世纪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实验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成立于 2 0世纪 2 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科协会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在 1 994年制定了《社会科课程标准 :卓越的期望》(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另外 ,美国的 5 0个州在 90年代中期也多推出了州的课程标准。 (2 )本文拟就当代中美两国有代表性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加以比较 ,探讨各自的特点 ,寻找共同之处 ;更为重要的 ,对社会科课程标准以及社会科教育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诸如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教育目标 ,以及多元文化观的教育等进行研讨 ,以寻求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知识、态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科课程标准》新课标,并陆续出版了新版教科书。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本文就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历史动因、价值取向和实施方法谈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稚勇 《教育学报》2003,27(6):44-49
二、我国二期课程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跨世纪之际 ,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期课改 )。在这期改革中 ,小学设置《品德与社会》、初中设置《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社会学科综合课程 ,注重历史教育的社会科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在课时上替代历史、地理的社会科课程 ,是世界性课程改革难题 ,为了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这一改革 ,教育部制订了两个课程标准 ,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 (8) 。这两个标准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各自的特点。请看下页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教育规划纲要》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美国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进行"公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中居重要地位。这不仅表现在社会整体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对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设定中。在"逐步扩展视野"结构下,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一体化设计;随着社会个体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增加、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目标从简单的知识积累向"个体意识"的完善和"公民资质"的发展转变。这种设定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模式,对中国社会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往的社会科课程研究,比较多地关注美国和日本,对其他国家的课程研究涉猎有限。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放宽眼界,从各国的社会科课程建设中获得启示。文章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围绕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与人文课程标准(9-10年级)》(1999年版),着重介绍了其中的家政学习内容和方式,希望借此增进我们对社会科这门综合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报告》首发式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召开○武京闽朱勇1998年3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召开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报告》首发式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来自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追求卓越》是以10个主题轴为各学段教学内容的依据。它对低、中、高各阶段的课程标准、预期目标以及实践范例都作了具体说明。我国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三大主题轴为各个学段教学内容的依据,它列的课程标准、预期目标以及实践范例大都是原则性的条目,不能具体性地提供指导和测量作用。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美国课标的优点,以完善我国社会科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6.
左右美国社会科课程的社会力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思考社会科的改革与发展 ,提供一种从社会角度认识社会科领域各种纷争的参考 ,文章介绍了在美国影响社会科的五个主要的社会力量 ,即教科书出版商、社会科教师、大学院校、特殊利益机构和联邦政府。这五种力量对社会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各自的影响方式 ,反映了美国社会科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加强研究 ,认识我国各种左右社会科的社会力量 ,妥善解决各种纷争 ,推动社会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有:两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时颁行,与《思想品德》内容重复,与小学和高中缺乏合理的衔接。《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的优化,需要确立核心概念,统合两个课程标准,实现社会科课程一体化和"一贯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思考社会科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种从社会角度认识社会科领域各种纷争的参考,章介绍了在美国影响社会科的五个主要的社会力量,即教科书出版商、社会科教师、大学院校、特殊利益机构和联邦政府。这五种力量对社会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各自的影响方式,反映了美国社会科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加强研究,认识我国各种左右社会科的社会力量,妥善解决各种纷争,推动社会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23年《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我国课程设置史上一门崭新的课程——社会科的诞生。社会科的出现,既是时人对具有共和精神的健全国民的追求,又是深受西方教育思潮影响的产物。了解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诞生背景、课程标准的演变和教科书编纂方式的革新,将对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研究和相关教科书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