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出版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把这一届"全球出版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正如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说的:"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这一届书展虽然结束了,但中国书籍的清香在德国却越来越浓郁.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本创新是个屡被提起的话题.本文试以浙江新闻名专栏、<温州都市报>的"老师伯讲新闻"为例浅述文本创新的"评书化"操作. 评书是中国传统传播形式,从已有的传媒实践看,由评书而衍生出来的"讲新闻"手法,至多只是在广播电视上显示魅力,起到了"旧瓶装新酒"的传播效应,如:中央电视台的"清晨故事会"、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南京电视台的"大刚说新闻"、义乌电视台的"同年哥讲新闻"、温州电视台的"百晓讲新闻"等.此类节目在各自目标受众中皆有较大影响力.而纸质媒体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几乎未见新举.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竞争与国际传播转入数字空间的当下,数据资源是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地位的关键性资源和国际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实际作用力量.后疫情时代,物理空间阻滞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了数据资源在面向全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优势,技术逻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中国出版"走出去"也面临如何有效提升网络空间可见性的问题.文章通过提出中国出版"走出去"中的数据资源应用类型、应用价值、应用思路和应用反思等,为提升后疫情时代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何坤  李旭 《传媒》2017,(18)
"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也对传统的对外传播理念和路径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出版价值链短期断裂、"逆全球化"导致中期脱钩、打破低端嵌入与现有价值链体系产生长期竞争的风险.为此,需要利用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势修复出版价值链,增强中国出版高质量"走出去"感召力;找准双循环定位,有效应对"逆全球化"风潮引发的价值链脱钩的风险;通过在出版重点领域进行国内价值链重构、培育自主国际出版品牌、打造全球出版价值链链主、通过技术创新向新型产业链跃迁转型等手段,促进中国出版高质量"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田龙过 《传媒》2018,(12):91-93
"一带一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基于国际关系共识,挖掘丝路历史记忆,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体系中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基础,也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依托"母题"和"原型"等世界性的话语形态、文化元素和叙事框架,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共识"之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策略.有了这两个共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价值目标、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才能得到有机统一,才能伴随着"倡议"的落实实现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松茂  罗芮 《出版科学》2021,29(3):34-41
在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走出去"面临全球出版价值链短期断裂、中期脱钩以及长期打破低端嵌入出现冲突的隐患.要消除这些风险,推动出版业高质量"走出去",需要利用疫情防控优势,修复短期断裂的价值链;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对冲全球价值链脱钩风险;实现价值链跃升,摆脱全球出版价值链低端锁定陷阱.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主办的国际新闻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ITV),将于11月18日开始试播。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中国官员指出,这个预计全天播出的卫星电视频道,将以中国观点报道全球新闻,而不是西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网络电视台是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融网络特征和电视特色为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平台.2009年岁末,隶属于中央电视台、被称为网络视频"国家队"的"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2010年6月,安徽电视台喜获全国第一张省级网络电视台牌照,安徽网络电视台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省级网络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媒体,在文化输出中自然要起到先头部队的作用.近年来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就是中国的电视业在对外传播方面的一次出击.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的探析,找出"国际频道"在省级电视台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1.
媒体脸谱     
新华社英语电视台开播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正式上星播出,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成为全球9家世界新闻电视频道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雪 《今传媒》2012,(2):1-3
南方电视台是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因为年轻,所以它朝气蓬勃,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个覆盖全球的粤语卫星电视频道。年轻的电视台有个年轻主持人,人们亲切的称他为"阿骆",多年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他一专多长、集采编播策划于一身,除了播音主持外还活跃在新闻第一现场,参加了1998年抗洪救灾、1999年澳门回归、历届广交会、两届高交会、广州国际咨询会等重大新闻的采访制作,2002年《城事特搜》开播,加盟成为"特搜"成员之一,从业数年,获奖诸多,并于2010年成功获得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全国金话筒"奖。本期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南方电视台的明星主持人——骆伟瑜。  相似文献   

13.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把<超级女声>推向全国,产生了不凡的效果,成为继<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后,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个娱乐品牌.在中国各省级电视台开始萌发频道定位意识时,"快乐中国"的定位在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省级卫视竞争中,开创了一条品牌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湖南卫视凭借"快乐中国"的旗号,创造着辉煌.但同时,又在娱乐与电视媒体社会责任之间品味着失落与无奈.  相似文献   

15.
王玲宁  李靓 《传媒》2021,(22):32-34
中国云南一群亚洲象走出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引发全球媒体和网友关注,圈粉无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象群的保护、爱护所呈现出的中国善待野生动物的举措受到全球瞩目,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先进、高效专业、文明友善的,真实、立体的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和赞许.笔者通过分析国外媒体对大象北上所关注的主要议题及报道原因,探讨了此事件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的启示,即发掘全球共同关注话题,激发人类共通的情感,传递中华文化中的普遍人类价值,动员多元传播主体力量,掌握具有"网感"的叙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13日晚8时,格鲁吉亚"伊梅季"电视台在"特别报道"节目中配合画面声称:"俄罗斯军队毫无征兆地入侵格鲁吉亚.格总统萨卡什维利遭暗杀身亡".节目持续播出半个小时.事后,电视台称这是一档关于"事件发展可能性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全球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国际舆论场最为活跃的热点话题,对国家形象的影响相当直接;它好似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身在国际传播中的主被动姿态以及话语权大小.本文拟以2003年"非典"事件与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国际舆论交锋为例,来剖析我国在这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与进步,揭示中国官方和媒体在新闻传播观念方面的渐进式变革和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并反思国际话语主导权的争夺受到哪些主客观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8.
手机网民正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持有人群体,中国势必成为全球最大网民群体.中国手机网民最值得关注的两个群体:一个是高龄网民,另一个是新生代农民工即"农二代"网民.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6,(24):28
本刊讯 (记者 韩阳)作为中国惟一一部参与"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作品、著名作家苏童四年之后的最新长篇力作,小说《碧奴》无疑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图书之一.记者获悉,长约16万字的苏童《碧奴》中文版于8月中旬正式出版上市,并将在8月31日的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全球首发仪式,目前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买下这本书的版权.  相似文献   

20.
王磊 《今传媒》2014,(12):80-82
"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是俄罗斯着力打造的国际传播媒体。通过近9年的发展,该电视台已经成为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比肩的国际重要媒体。通过对该电视台运营方式的分析,可以对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以下借鉴意义: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以鲜明的观点、独家的内容吸引受众;二是从人员聘用到内容制作,应大力实现本土化;三是将"微传播"真正当做一项中心事业,要到受众的舆论广场中心去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