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工程师,应该是选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失去者和弘扬者,是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者、先行者和示范者。因而,教师的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国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发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新时期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江泽民同志曾号召人民教师要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教师率先进入学习型行列,成为全社会突出的学习者。东昌区教育系统顾应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致力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边实践边总结,做了积极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师教育主题,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看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离不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要重视并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培训机构要率先构建成为学习型组织,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教育要为这一转型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以教育改革应对社会进步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学习型政党,使党的领导永远保持先进性;其次是建立学习型学校.高校要建立党委、行政、学术领导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教师群体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新的教师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其思想的先进性、手段的时代性和方法的务实性,已日益成为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教师教育的理论典范,大力倡导并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把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构建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革与发展的教师教育形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要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论学习型教师的素质及其在岗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和学习型人才的培养者,21世纪的教师应成为具有较强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合理知识结构与较强教育研究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等素质的学习型教师。学校管理者应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倡行校本行动研究,建立民主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素质是关键。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得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建设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刘万海 《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成长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焦点,通过教师教育等形式推进教师专业化成熟是确保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应然要求。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探讨新时期教师整体素质优化的取向和途径,对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和引导,进而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对社区教育师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教育是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社区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必须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与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对教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教师生活条件差等问题,这已经成为这些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今后在继续搞好教育的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把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来,建议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金海东 《吉林教育》2004,(11):29-2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素质提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需要。现仅就如何建设学生型教师队伍,提三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动力。同时创新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加强职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要树立教师全新教育观念,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和更新知识,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何茜  顾静 《教育研究》2022,43(2):44-56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乡村振兴的人才根基。中国共产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百年历程,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始终保持教育与国家、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等因素协调统一的逻辑机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创造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经验。建党百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教育政策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育人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思想,立足乡村教育的现实国情,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展望新的起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加快教育城乡协同发展,点燃乡村文化自信之光。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健全高职院校教师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从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知心人和贴心人。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保障,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衡鸣 《宁夏教育》2003,(3):9-11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新时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报告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把思想统一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上来,自觉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教师、校长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约束机制和内化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上游体系,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应从六个关键点发力:一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提升培养培训体系的层次;二是注重协同创新,建立开放、协调、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三是加大对落后地区所需教师的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四是确定教师教书育人素质目标,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严把培养培训质量;五是建设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保证教师教育者的素质与投入;六是构建“互联网+”教师教育体系,以信息化助力教师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