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语文教学“缓慢差费”这个问题,我们究竞应该怎样上语文课?语文课应回归本位,抓住语言训练这个重点,掌握语言训练规律,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升学习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蕾 《考试周刊》2011,(63):41-41
语文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悟训练,认读蓄情一品读酿情,逐步深入,语文课才有“味”。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典雅性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一把尺子。所以,在训练高考作文中,要在语言的典雅性上下功夫。那么,什么是语言的“典雅”或是典雅的语言?所谓“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  相似文献   

4.
教师讲课,不应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认识结果硬塞到学生记忆的背囊之中,使之日益膨胀、沉重并自认其“丰满”为目的,而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无负重之苦,有滋养之乐,能将定量的知识转化为无限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一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而启发的本质是激活思维,充分调动和挖掘人的智力因素和认识潜能,让人的思维主动地活跃起来。那么,怎样体现这个本质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做到教学语言的“留有余地”。这里所谓留有余地中的“留”,绝非“逢人只说三分话”的保留,亦非“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阅读教学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语言积累还不丰富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必须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采用比较、模仿、转换等常规手段,为学生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句子的教学,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训练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其整体性、综合性、阶段性、发展性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根据语言训练这些特点和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必须把握一个“度”字,研究一个“序”字,注重一个“法”字,突出一个“情”字,才能真正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把握一个“度”字 1.语言文字训练要讲究“适度”。所谓“适度”,是指要从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内容整体着眼,在全面考虑年段训练重点、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和本次教学内容特点的前提下,依据大纲,立足教材,使训练切实可行,并能面向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8.
细读文本,教材中除教材本身语言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特殊语言”——文题、插图、课后练习等,它们推开了学生语言训练的另一扇窗。从这里,学生也可以领略到教材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等语言学习的迷人“风景”。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这些“特殊语言”,落实语言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学科,其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与实践,这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也是历尽挫折后的返璞归真。张志公先生讲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语文的本质是语言,价值是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交际。本文列举了乔姆斯基和海姆斯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所下的定义 ,并分析了“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以期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 ,语言是载体 ,思想是载体的负载。这个负载乃是思维或者说思维活动的结果或产品 ,而思维或思维活动又要凭借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进行。因此 ,要研究口语表达能力 ,就不能不进行并完成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的工作。本文拟着重探讨思维训练的意义及其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关系。一、思维训练的意义(一 )什么是思维训练什么是思维训练 ?简单地说 ,思维训练就是培养、锻炼大脑思考问题即进行思维活动能力的训练 ,使大脑明确、有序、合…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文字就是文学语言。所谓文学就是“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文学是艺术地表现思想和感情的文字”等说法说的也都是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13.
金彩虹 《小学语文》2012,(10):32-34
语文教材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语句优美,每篇课文还为学生留有语言学习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是要了解学生语言的不足之处,善于从教科书中寻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区别于大众言语方式,“话一出口”即有“某人所说”特点的语言。“语言”是“某人属性”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是人的另一种形式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听说读写才是语文的根,训练才是语文的本。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通过适时、反复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所有的训练其实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味训练,提高学生兴趣,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训练是为了培养语文能力。我常用“语文训练”“语文能力”这些说法,不常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能力”这些说法。语文训练,从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口头语言的训练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有两方,一方表达,一方接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也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因此,语言运用训练应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然而,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训练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几分的感伤新课标刚出台之际,笔者见“训练”二字未登“课标”的大雅之堂,心中便着了慌,于是借刊物发表了《真是训练惹的祸?》一文,谈了“训练惹了哪些祸”“、真是训练惹的祸”“、不训练行吗”等内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今,面对历经沧桑几十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的语文“训练”,又生出几分的怜悯与感伤。更多的(尤其是公开教学和评优课上)语文课堂教学一味地读、读、读,一味地煽情、煽情、再煽情,一味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一味地交流同一个层面的所谓个人感受和独特的体验……以为语文能力只需所谓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20.
朱玲 《科学教育》2006,12(1):62-64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314050)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个教师来说,语言的简洁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所谓语言简洁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一经简洁性语言处理,就能有条不紊。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课堂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了一些对教学目标根本没有意义的、不具备教育性的、无意识地重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