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省略现象.从句子成分角度而言,可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和宾语省略,但这两种语言省略手段的使用不尽相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语是综合分析语,重形合,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重意合,而这种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造成.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要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忠实于原文、合乎语言规范、文辞畅达.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动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省略着手,着重分析了语篇中英语和汉语动词性省略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实义动词省略和操作词省略,但英语的实义动词省略比汉语多;汉语的动词性省略多出现在对话中,并论述了比较英汉语篇中动词性省略的异同在教学中和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最常见的衔接手段有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汉语衔接手段也可大致分为这几类,但是与英语衔接手段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文章通过英汉语篇中大量的实例分析,对每种英汉衔接手段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语言连接手段。省略现象合乎语言使用的一般规律,这一语用现象为英汉两种语言所共有,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层面上省略的应用,可以体现英汉构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是在英语学习、英汉翻译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对英汉省略句进行了语法结构方面的对比,并从语义学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省略现象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这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衡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8.
省略是汉英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分析中可以细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通过对《红楼梦》及其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发现,汉英语篇省略的使用倾向不尽相同:汉语语篇多省略名词和连接词;而英语语篇则多省略谓词性成分。这是由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省略是英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言语现象 ,在语用上 ,英汉言辞内语境下的非规约性省略表现在 :1 承前省略 ;2 承后省略 ;3 逻辑省略。英汉省略的差异背后有着一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珣  杨洪娟 《英语广场》2023,(11):51-54
主语省略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和英语中均有所使用。本文以影片《最后的武士》中英文字幕为例,研究分析英汉双语会话中的主语省略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主语省略主要出现于祈使句、并列句和非正式文体中;汉语主语省略主要有泛称指、祈使句、不言自明、自我陈述和重复出现五种情况;英汉两种语言在主语省略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运用场合、使用频率、类型和理解难度上。  相似文献   

11.
对省略现象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英语高考试题中的常考点。在新课标(人教版必修5)中还特别设计了省略的专项训练。省略这种语法手段既可避免重复,又能使上下文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在英语交际中,只要不违反语法结构和引起歧义,就大可使用省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汉译英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分析英语省略的类型,即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分句性省略,在翻译中采用补充省略部分的技巧,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篇的省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汉语是“形合”语言,英语是“意合”语言,而这些差异的造成来自于一个根本原因:英汉民族文化及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英汉省略在类别和功能上具有很大相似性.而在实际运用中差异较大,这在《骆驼祥子》和Pride and Prejudice及其译文中表现突出。省略在英汉互译中主要通过保留、增删及补充等手段得以在译文中实现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5.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小句性省略是省略的极致,表达简洁明了。文章以哈代的小说《苔丝》为语篇语料,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1)(2)的语篇衔接观出发,以英汉对比方式分析英汉语篇中小句性省略的异同,阐明英汉小句性省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来荣 《考试周刊》2009,(26):133-133
省略现象在英语中很常见。它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的信息,使上下文衔接得更加紧密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在不造成歧义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省略。本文主要阐述了省略中的分句性省略。  相似文献   

17.
李太志 《英语辅导》2011,(1):187-188
鉴于英语综合性和汉语分析性语言的特征,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而汉语常不用或省略介词。因此,有必要对比分析英汉介词用法与语言修辞功能,并进而提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与警示。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句子之间表层和形式上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与替代、词语连接和语义连接.本文首先讨论其中的照应手段,包括人称煦应、揭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然后将英汉句子的照应手段作简明的对比,以便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省略句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省略在英语中,尤其在对话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不影响句意的表达,能省略的成分都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20.
省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起着重要作用.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省略为工具,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英文原版和其中译本作为数据来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省略衔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详细地讨论两种语言中省略手段的异同.这一研究有助于科学地理解黑色幽默语篇语言的支离破碎性,同时扩大衔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