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太依赖课本例题教学,无论例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是否接近,仿佛把例题教透就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时往往欲速则不达。另一种是教师把自己的思考过多地"移植"给学生,殊不知教师"成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灌输式教学变成自主式探究,把学会知识变成会学知识。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学中不要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是一个重要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教师在唱主角,教师总是讲究教的一招一式,主宰课堂的话语权,把学生变成配角来衬托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却被沦为看客,教师挤占掉了学生本来可以自主阅读、实践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视角,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该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于以学生的学为主。以下《水上飞机》的教学设计就尝试着从"教语文"转身到"学语文"。一、直接导入  相似文献   

6.
很多老师心中装着的不是学生而是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课堂节奏按照自己预设的流程进行,而忽略了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是剥离的,学生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都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可是学生真正"懂了吗"?教师并没有顾及或者顾及不过来,这恰恰是教师最应该顾及的,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有些老师由于信息闭塞,不注意学习等原因,习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就必须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增强教学魅力,提高课堂效果。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其一,思想落后,课堂传统。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是传统面貌,依然是课堂的主宰者和控制者。这表现为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将课堂只当成自己展示的舞台,没有学生的空间,有的教师干脆将课  相似文献   

8.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是教学的主角。但是纵观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按部就班地进行填鸭式的政治理论教学,学生却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生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误以为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把课堂让给学生,就是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作者结合自己本学期古代戏曲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课堂常规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之间的关系,在古代戏曲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学生理应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但是这么多年来,还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内涵,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学习",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理解,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整个课堂全部让学生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合理的预设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充分的预设的确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心中有底",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预判,是降低教师课堂驾驭难度的好办法,但预设不是解决生成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概括,即,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时候,首先要使他们处于"愤""悱"的状态。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灵活采用各种生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获得更多语文知识。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一、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学生的阅读面,并非一般教师所想那样不堪。作为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否则我们必将错过教学旅途中的光彩。一、自主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教坛认可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创建的  相似文献   

14.
宋静静 《考试周刊》2014,(28):101-102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分析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因素入手,分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新课程标准提倡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构建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操作时,尝试把"代表发言制"应用于课堂活动中,可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目的是依靠制度管理,有效控制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同时提供给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平台和机会。  相似文献   

15.
黄菲 《家教世界》2013,(2):221-222
自从课程改革后,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日渐突出。在大学的课堂中更是如此,尤其是比较灵活自由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只是作为引导人,知识的发现及总结都是得靠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及"探究型课堂"是教师一直遵循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从填鸭式教学到引导式教学,需要教师从自身到备课都得发生很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未能把握好尺度,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也有很多地方的教学依旧是以老师为中心,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立足于探讨如何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析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没有"教学互动"的课堂,是一个不完整的课堂。现代教育已把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主体意识放在一个极重要的位置上。我市"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把学校变成学生乐学的场所,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完成数学课程目标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该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有序展开。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呼唤打造高效课堂,更加要求"教"和"学"两种行为在实践活动中的和谐统一。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数学课堂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备课很认真,上课也讲得很细致,但课堂气氛却异常的沉寂,坐在台下的学生也无动于衷;有时虽然教师也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表现也很活跃,但到学生自己独自解决数学问题时还往往是束手无策,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课堂上最可  相似文献   

18.
设计每一节数学课时,要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努力增加学生的参与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学生课堂时间非常宝贵,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中每分每秒对学生实现高效率教学.固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成为主流,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要紧跟前言,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课堂,在新的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得到提高.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课堂时间能够积极表现自我,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本内容理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在返璞归真,教师们都努力脱去课堂华丽的外衣,求实求真。但在这过程中,阅读教学"牵"、"灌"、"塞"等教学现象时有看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牵起一条线,拉学生跟着线走;或把文本中的教育思想等灌下去;或硬把自己解读到的,感悟到的塞给学生。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在于激。"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何还学生一个灵动的课堂,让教师尽可能地做到"有教"而"无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