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1.多年训练阶段;2.运动员的身体类型;3.运动能力及发展的特点;4.爆发力的因素和适合运动能力的强度;5.根据年龄和训练水平而订的训练计划的结构。多年训练阶段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过程是从开始进行田径训练直到退出参加比赛为止,包括方法学和理论上的系统学习。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年训练阶段”。一般情况下,一个运动员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短跑运动员是在10岁或11岁。经过11—14年的系统训练后,22—23岁的女性和22—24岁的男性可望达到运动成绩的颠峰状态。假如我们有意要到30岁左右再退出比赛,那么运动员将进行18—19年的系统训练。短跑运动员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要符  相似文献   

2.
短距离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增长是有其年龄规律的,笔者试图通过对运动员多年成绩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短距离跑运动员专项能力增长过程中某些年龄阶段的特征;从少年期结束到青年期初期的“过度阶段”(18~20岁)运动员能力增长速度的特征;以及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关的参数,供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在进行选材预测、规划多年训练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包括促进提高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及在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提高这一能力的手段。多年训练计划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一、开始训练阶段(8-11岁)。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2、培养运动员的战斗意志;3、为以后确定专项,研究他  相似文献   

4.
短跑运动员在专项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甚至几年内在速度增长上出现“缓慢”、“停滞不前”、“下降”等现象就是“速度障碍”。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障碍”与优秀运动员不同,它不是由于训练中快跑速度能力已达到或接近当前最高水平而出现的“速度障碍”,而是在快跑能力一般(一级运动员以下水平)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影响短跑成绩的诸多因素中,运动员高速跑中的技术紧张是阻碍短跑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运动成绩提高到一定阶段时,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展到一定高峰,以及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节奏、技术等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会在最高速度的增长上形成速度障碍。特别是动作协调、放松能力差的运动员。因而,研究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是现代短跑技术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之一,它是获得高水平运动成绩必须具备的专项运动技能,也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阴市体校8名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年龄10-14岁)为对象,从身体结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月经周期的生理现象研究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从而寻找符合少年女子生理机制的训练方法,为我国少年女子业余短跑训练作参考依据。1少年女子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内容1.1发展速率是该训练阶段的核心内容动作速率是运动员首要解决的专项素质,它是影  相似文献   

7.
本从系统论的观点探索青少年短跑的训练问题,并以实践训练为依据,总结了适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基础阶段、专项阶段和提高阶段。各阶段因年龄不同,其训练内容、方法、目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项力量素质是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研究更好揭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1.0版)对我国54名蹦床运动员的注意进行测试,分析注意的影响因素。结论:1)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注意集中稳定和注意转移水平较高是由于蹦床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所致,即蹦床项目对运动员的注意集中稳定和注意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训练年限与年龄可能共同成为注意集中稳定和注意转移水平提高的因素。3)蹦床运动员注意分配并没有随训练年限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反而降低;注意广度与运动水平、专项训练年限、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在注意各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系统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蹦床运动员注意集中稳定和注意转移水平,建议在平时加强运动员的注意训练。5)注意集中稳定和注意转移可以作为蹦床运动员选材的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1998、2002年福建省第11、12届运动会的13~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评价目前福建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8、2002年福建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处于较稳定状态;13~15岁短跑运动员的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但存在着下肢比例指标相对不足现象.建议福建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福建省田径重点发展的项目.  相似文献   

11.
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人体测量学(身高、体重和肢体的比例)、基本身体能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爆发力),以及与此有夫的短跑生物动力学因素(跑的专门协调能力)。通过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和成绩动力学,可获得建立模式所需的有用信息。首先从年龄上看,奥运会冠军及参加决赛选手的平均年龄分别稳定在:100米男  相似文献   

12.
史嘉诚 《新体育》2023,(16):47-49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过往研究综述分析了年龄、发育成熟度和人体测量特征对年轻足球运动员短跑表现的贡献。基于此对60名14~18岁的青少年女足运动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考察了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年龄成熟度对直线冲刺能力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年龄因素是影响青少年女足运动员的直接因素。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与其直线冲刺能力相关性较低,只有BMI指数在短跑的冲刺分段阶段重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现代运动员与教练员》1989年27卷(3)17-19页文摘: 苏联链球运动员的预备期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预备期,12-14岁;第二阶段为专项基础预备期,14-18岁;第三阶段为成熟期,18岁及以上。选择的标准是身材相对较高(160-170厘米)和速度较快的青少年。后者是指右腿蹬地、旋转而左腿支撑快速旋转的能力。但对30米跑、立定跳远和纵跳并不关心。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速度力量型周期性项目,青少年时期(7~16岁)是速度发展敏感期,该时期速度能力提高较为迅猛,因此被称之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训练主要的任务是培养短跑兴趣与爱好,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发展全面身体素质,为选择和确定专项提供基础依据。为更好地保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顺利成长和创造的最好成绩,笔者提出以下见解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基础阶段训练手段应以教学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5.
(译注:本文来源自《田径运动能力的评价和选材》一书,1983年版。作者根据统计数据论述了有关短跑运动员选材问题。) 短跑运动员能达到水平取决于身体形态的某些指标(如身高一体重指数),基本体能的发展水平,以及适合短跑生理特点的专项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1.研究对象 江苏省田径队运动员52人。男运动员25人,女运动员27人。其中国际级健将1人、健将19人、一级运动员22人、二级运动员10人.年龄16岁至28岁。项目:短跑跨栏22人、全能跳跃10人、中长跑、竞走12人、投掷8人。 2.研究方法及内容  相似文献   

17.
谷浩峰 《体育科技》2007,28(1):28-31
以2000年~2006年参加全国14、15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专项运动素质综合测评成绩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并与《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进行比较,对近7年我国14、15岁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进行了总体性的评定,并对我国14、15岁女子短跑运动员未来的竞技能力做出预测,以期为我国女子短跑运动的选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参加 1999、2 0 0 1年浙江省第 4、第 5届田径运动会的 13~ 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旨在为评价目前浙江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1999、2 0 0 1年浙江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处于较稳定状态 ;13~ 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 ,但存在着下肢比例相对较弱现象。建议浙江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当今浙江省田径的重点、优势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如何结合短跑的专项特点,研究其训练特征,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短跑专项训练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特征和其内在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求达到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复杂的短跑能力由形态(身高、体重、四肢的比例)、基本体能的发展水平(速度、速度定向的能力)和与短跑相关的生物力学要求(专项运动协调性)所组成。取自世界尖端短跑运动员的情报,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