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健康传播中的危机信息演变不仅体现在媒体对危机报道所产生的认知风险,而且也体现在智媒时代的个体赋权使得危机信息的风险传播进一步强化,从而恶化舆论引导环境上。危机信息报道形成“脱域”下的风险传递,而危机传播的信息演变充塞着公众的情绪传递与对抗焦虑。因此,政府需要做好信息识别,科学把握舆情趋势;公众需要做好风险认知,提前研判心理情绪,建立舆情风险与信息风险的双重识别机制;媒体需要强化信息倾向报道,放大正向报道效应以实现风险社会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2.
认知传播接受主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具有接收、感知、识辨、判断、加工以及再传播功能的个体,其对信息具有能动认识与处理能力。在认知科学还未成为一门显学之前,人的大脑运行机制及心理机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还处于"暗箱"状态,传播学受众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与思想层面,未能真正透视人类认知机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本文以"认知"为切入点,对传播过程中的接受主体进行考察,探究在动态的传播活动中,接受主体的大脑、心理机制与信息的交互影响,信息的体内认知传播机制及体外社会环境对信息的认知影响机制等。经考察发现,在体内系统中,经过选择的信息经感官输入后,在体内会被知觉系统加工,这一加工过程伴随着信息的留存或舍弃,最后输出的是新质信息;考察媒介系统发现,新媒介会通过调动颜色、字体等结构性要素来建构思想;在社会系统中,个体认知受群体意识和规范的影响,在媒介影响的不同社会阶段,人们对信息认知的态度与行为也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变推动了社会个体信息消费行为的变革。当下,我国媒介环境的改变使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信息消费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域。社会化媒体中信息生产者身份的匿名性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加剧了信息风险等级。受众在表达自我的同时,由于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往往盲目地充当风险信息的二次生产者。风险信息一旦进入以"圈层形态"为主的人际传播环境中,则极易引发葡萄藤效应,进而诱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和谐的传播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受众作为信息传播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其信息解构能力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媒介素养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寻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应对信息风险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风险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仅是衡量现代性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催生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社交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改变了风险传播的景观,使得风险认知和媒介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近核电站建设区域社交媒体用户进行调查,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对受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考察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的质量对受众反应的作用过程。结果显示信息质量可以通过影响用户的风险认知、风险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三个变量影响其风险信息搜索行为,从而证明社交媒体所构建的信息环境会显著作用于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本研究的发现期待可以为风险传播中的有效公众沟通策略以及线上风险信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智媒时代舆论战范式升维成“认知战”,人类认知空间的重要性凸显,明晰信息竞争与认知竞争两种舆论传播方式之间的逻辑差异对传播研究意义重大。从元传播层面切入,分析发现智媒技术及微粒社会将媒介效果解释权转移到用户手中,以往基于控制信息流、操控均化受众的信息竞争传播规则式微,基于影响独异个体、建构个体认知框架的认知竞争传播规则兴起。未来传播研究需在“刺激—认知—反应”的研究框架下,重新审视“认知”在传播效果中的撬动和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钰涵 《东南传播》2023,(4):125-127
在信息社会中,无论是居民还是社区工作者,都有对附近环境的认知需求,而社区媒介则成为回应地方性信息需求、还原周边环境可见性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数字媒体集合体的社区媒介立体化地嵌入到社区传播场景之中,对环境事实、行动规则以及情感信息进行传递,这提升了社区作为物理空间和行动情境的可见性,建构了个体对于社区的动态认知。而社区信息传播网络的重构也将分散的个人重新连接在一起,为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提供了传播渠道和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7.
认知作为涉及个体心理的微观机制,影响着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这为理解未来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提供了有益视角。传播影响力是一个统合性概念,认知则为其提供了可供感知的具体标识。在数字技术构建的微粒化、圈层化、再组织化的社会生态中,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运作主体,未来传播的着力点在于从认知层面出发,解决个体“以我为主”的信息关联性问题,凝结传播的价值逻辑。未来,需通过传播内容与个体认知结构的契合,以认知推进寻求圈层动态平衡点,实现公众信息触达基础上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并推动以人为本逻辑下个体认知与环境的多元互动,进而以认知机制推动未来传播的影响力生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共同体,家庭既是一种关系也包含着空间结构。家庭关系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家庭空间是个体走向社会前最早接触的传播空间,家庭与传播有着天然的勾连。传播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了家庭从建构到消解的全过程。但就家庭成员个体而言,发生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预演,对个体的社会生存至关重要。研究家庭传播是研究家庭的新路径,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9名育龄女性的半结构化访谈,旨在从传播学视角深入考察信息传播与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育龄女性的生育认知与信息传播紧密交互,共同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一方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风险信息建构了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无形中加剧育龄女性的生育恐慌,从而潜移默化地降低女性的生育意愿;大众媒介所展现的正面话语有助于消弭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但这种正面话语在传播空间中并非总能“被看见”。另一方面,亲人之间形成的垂直代际传播以及同辈之间的水平传播也会对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以互动和博弈的方式发挥作用。其中,来自人际传播的生育信息对育龄女性生育认知、生育意愿的影响力度明显强于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从风险社会的媒介传播悖论入手,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切口,通过分析风险社会建构过程中媒介传播的诸多矛盾,重新审视媒介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探寻消解传播悖论的可能路径,为风险传播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李晶  吴文涛 《东南传播》2010,(5):120-121
本研究以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国内非政府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单独或合作制定和发布的艾滋病防止海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艾滋病防治海报的传播策略。透过艾滋病防治海报的信息特征,探讨海报信息内容表现存在的问题,并对艾滋病防治海报的传播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物识别信息智能化传播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用户遭遇单一无害而协同有害的信息安全风险,具象化数字身体弱化人的真实自我感知。这些风险使当下生物识别信息传播伦理的一致性理念、隐私议题以及更新技术策略遭遇挑战。建构有效的生物识别信息伦理策略,需要在伦理传播中建立共识,深化道德物化研究,进一步探讨人机协同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社会个体建立的社会关系相互勾连,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我们所有的信息、观念、行为、规范、文化等等都受此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复杂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在媒介融合和日益个人化的时代,社会个体通过传播活动不断建构和使用传播网络,并借此搭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使自己融入社会系统中。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传播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此来说明以传播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与价值变迁。  相似文献   

16.
论“风险社会”危机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世界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风险并非自然的风险,乃是“人造风险”。风险具有全球性、知识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传媒具有风险认知和沟通功能,预测、凸现隐形的风险并对现实危机进行“定义”、“冠名,”以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危机的“在场感”以及经验、认知的相互交流。大众传媒要尽量减少传播的悖论和破除话语中心论,同时,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从研究“误传”、“误读”转向研究如何协调合作与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企业官方微博是企业信息传播的正式途径之一。由于官方微博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同直接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内容呈现特性的细化研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官微信息的规划与发布,提高企业与用户间的粘性。[方法/过程]基于情绪认知理论,以企业微博发布的产品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将情绪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模型中,探究企业微博内容呈现特性对信息渗透度的作用机理。[结果/结论]企业微博内容呈现特性在认知和情绪两条作用路径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交互性在两条路径下均对信息渗透的深度和广度有显著影响,但趣味性在认知路径下对信息渗透的深度作用不显著,而显著性却仅在认知路径下对信息渗透度的深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群体内传播与群际传播生态中呈现出复杂的个体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而栖息于网络群体传播间的网络舆论在生成机制与效能转化过程中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群体传播中个体交往结构不平衡、意见波聚合与辐射引发舆论“热能--效能”的转化、群体传播中信息博弈呈理性趋向。这三个特点成为我们解读网络舆论独特性与探讨其理性与否的三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对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的表征与身份传播的作用模式发现:组织传播中身份的作用既是组织统一性的维护,也是组织结构的维系。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则体现为媒介身份和受众身份的双重博弈,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形成的统一身份认知相融合,以促使社会共识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多元化构造。传者身份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束缚的表现。传者身份在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传递和交往活动。网络传播中的身份则重新划分为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互联网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带来各个传播环节的不稳定性,使传者的身份作用更加凸显,并将原有的传播类型转化而出现传播类型边界的消融。在互联网环境及其影响下,网络传播导致传播边界的消融与身份传播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接连发生谣言引发恐慌的事件,有的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及生命财产损失,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不透明而造成。本文试图结合响水事件分析信息传播中认知功能的把握和透明度的问题。认知心理的功能和意义认知心理是一个弄清客观事物面貌的过程。人的许多行为模式和观念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个体被逐步引入社会或群体的生活中,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