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国潮"视域下的主流话语意涵与表征分析,指出"国潮"主流话语囊括着鲜明的国家空间场域与当代时间实践,体现着正在孕育的一种新形态文化,即由商业消费文化表征、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内隐、当代年轻时尚风潮及主流媒体形塑的新型国家文化潮流。"国潮"视域下主流话语有其独特的动力空间,"国潮"行动主体具有实践的广泛性和多元的参与性的特征。"国潮"语态体现"国潮"认知和实践者共同的主动行为和态度指向,应积极争取最广泛的"国潮"行动主体,以"流行"为载体,打造"亲民态"和"年轻态"的传播语态;采撷民间网络场域的创新元素,发挥主流话语整合功能,促进"国潮"转型升级;重视"潮际"互动效应,建构人类新文明的文化交流语态。  相似文献   

2.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兴起后,综艺节目内容传播场域得到拓展,观众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综艺节目在历经大众文艺到垂直细分的内容演变后,其价值重心从“意义生产”转向“关系激发”。聚焦圈层文化的垂直类综艺节目想要赢得市场、扩大文化影响,势必要突破圈层禁锢,通过内容深耕激发圈层内部认同,以话语拼贴拓展圈层文化的传播场域,在保持圈层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与主流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4.
汪沛 《出版科学》2018,26(2):48-50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是整体性的"话语事件",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话语传播的"推动者".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整合性和内隐性等独特属性.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妍  梁国伟 《新闻界》2007,2(3):31-33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与当代特定的技术设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的场域,而且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的场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灵境"是一种比"意境"更具象、更实际、由身体直接触发、感官直接接受的生存实践活动."意境"与"灵境"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方式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杨光辉 《今传媒》2016,(12):31-32
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中的"四川发布"为研究对象,以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场域建构问题.在突发事件中,要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传与受的二元共存问题,而传播主体舆论与受众舆论实际涉及到两个舆论场的二次元消解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必须要建构信息场域、建构知识场域、建构引导场域和建构认同场域,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务微博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涛 《现代传播》2015,37(2):54-58
意指概念(ideographs)是被特定话语专门"拣选"的符号术语。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意指概念是社会"争议"与"问题"构造的符号载体。环境传播的修辞实践本质上体现为对生态场域中一系列意指概念的发明、构造与意义争夺行为,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符号再造"与"框架争夺"两种修辞实践实现的。意指概念创设了一个巨大的"语义场",也就是福柯所说的"话语性场域",可以借助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来完整地把握意指概念的意义行为。在视觉文化时代,意指概念越来越呈现出图像化的表征趋势,而图像表征的关键是对意指概念所对应的一系列视觉"意象"的激活、征用与再现。  相似文献   

8.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9.
谣言是舆论场域中一种异乎寻常而又未经证实的信息存在和与此相关的传播话语存在,其内核是未经证实的信息,由一定的话语负载、传播和评价.根据谣言发生作用的机理,治理谣言的根本之道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谣言制造者和杜绝造谣现象,切断谣言的传播路径,加强对社会舆论场域的引导,增强公众心理层面对于谣言的免疫力.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谣言与...  相似文献   

10.
场域理论视野下弱势群体媒介势弱的形成及其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的产生同然是经济、文化、法律等场域等多重社会场域合力"结构"出来的,但我们无法忽视新闻(媒介)场域在其中的活跃身影与密切介入."场域理论"已经成为当前文化批判研究的新范式,借用法国已故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作为检视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媒介"势弱"成因及治理的分析工具,不失为新闻界回应时代实践需求、敏于担承社会责任的尚善之举.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复杂态势,主流话语体系不断面临新挑战。“学习强国”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以提供主流话语优质场域、转变话语体系、建立与受众的互联互通等做法,有效提升了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领力和感染力。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应加快融合步伐,借鉴“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压舱石”作用,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利用视频、声音、图像等媒介形式,进行短、平、快的高频互动,是"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国家话语权还不够强大,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不太明显的现状,各种微媒介的作用得以凸显.本文指出"微时代"对外文化传播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碎片化视觉传播方式、轻松幽默的话语模式以及背景化、隐蔽式的的传播形式等特点.在崭新的全球化传播语境中,应进一步释放微媒介的传播力,采用轻灵的故事叙述方式、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思维以及情感共振式的文化输出等策略,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情境化呈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媒体宣传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输入与输出和媒体宣传密切相关。主流媒体“共青团中央”积极融入以B站为代表的亚文化场域,通过解构官方话语体系、设置主流议题、革新传播方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魏葳 《新闻传播》2014,(3):96-97
"微博体"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化现象,其话语形式不仅在微博平台和网络空间广为传播,甚至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达,形成了舆论空间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流行背后,微博体现象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中更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此,通过分析"微博体"的特征与本质,结合该流行现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作用,解读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微博体"现象背后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严励  邱理 《当代传播》2015,(1):41-43
网络流行语在反应网络舆论、建构流行文化的同时,经历着从流行语向话语的转向。网络流行语话语建构的根本原因是传播机制及传播技术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建构过程是网络流行语从符号替换向符号重构过渡、从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演进的进程。话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其重要的前提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平台为网络话语的建构提供特定的社会性语境。如今,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话语平台呈现出了民主化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了社会性话语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红"能够流行开来,除了缘于技术层面的媒介演进外,还受到了围观式的传播情境、议题的社会勾连、受众文化消费与认同的符号逻辑等的影响。鉴于当前网络场域中"榜样权威萌化""网红"日趋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网络女性主义、狂欢围观传播情境、认同的生产与表达等多维度地对"网红"传播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国际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场域,正深刻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方式,也给国际舆论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我国主流媒体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舆论引导实践,提出在新的传播场域下主流...  相似文献   

18.
钟倩 《传媒》2021,(15):59-60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用著名的"场域"理论来解读社会资源分布等社会学问题.媒介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样可以使用"场域"理论来概括其一般属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读书"成为一个热词,与读书相关的新事物层出不穷,读书类电视节目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对"场域"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探究读书类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播的特征,对我国当前读书类电视节目以及其他的媒介内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艳 《出版科学》2010,18(6):28-30
社会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意义场城",充满种种话语.编辑团体同样以"话语"方式表达自身的思想意志、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等.编辑话语是编辑行为与编辑文本的总和,体现在出版物话语之中,通过出版物话语与其他话语的交流对话,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