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杨 《采.写.编》2023,(11):151-153
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融媒体的出现与良好发展对传统编辑出版的平稳运行形成了挑战。编辑出版工作如果不及时做出创新,将极有可能跟不上现代化发展趋势,甚至出现被淘汰的现象。因此,应该积极培养编辑出版工作人员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促使编辑出版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良好转型,最终实现高效发展的目标。在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不断营造良好的风气,实现融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创新,为将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立足于实践,对工匠精神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中的渗透进行思考,阐述工匠精神的实际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如何面对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工作是每一个编辑出版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数字时代的编辑除了要秉持并深度开掘传统出版积淀下来的一系列科学的理念与做法之外,还应该从提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对"数"的敏感力、提高对创意产品的认识和制作传播的能力三方面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修炼,并以此为抓手提高出版物质量,为赢得数字时代出版市场的发展机遇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编辑出版业务也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同时,新媒体也给编辑出版业务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编辑出版业务就应该不断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积极进行传统业务模式的更新换代,升级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本文在深入分析编辑出版业务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乾  卢春艳 《采.写.编》2021,(12):136-137
高校编辑是高校出版社的核心人才资源,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关乎出版社发展,更关乎行业创新与优化.数字时代,充分了解编辑出版转型意义,能发现数字时代编辑转型有利于提升出版效率,拓展出版形式,降低运营成本,以此为切入点,优化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出版转型策略,能构建符合编辑出版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化编辑出版道路.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时代对图书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应具备全方位的意识,即选题策划的"跨媒体"意识、编辑出版的"立体化"意识以及知识储备的"复合化"意识,将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与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促进传统出版业以及数字出版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行业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期,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和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编辑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树立责任意识、夯实编辑加工功底、积累作者资源、注重教材的宣传推广、探索纸质教材的升级与转型五个方面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教材编辑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面临人们阅读时间碎片化、智能设备应用广泛、人们阅读质量要求更高等更为复杂的环境,这要求图书编辑工作需要进行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图书编辑工作需要从图书内容、编辑出版人才专业素质、出版滞后性等角度出发,对编辑出版工作进行创新,提升编辑出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保证其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莎 《采.写.编》2021,(11):119-120
随着传统媒体与各类新兴媒介的不断融合与携手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编辑出版工作已经备受全社会媒体行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有效提升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创新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出版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数字出版的核心,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必须在新的出版形势下更新出版观念,再造出版流程,改变工作方式,以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出版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数字出版的核心,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必须在新的出版形势下更新出版观念,再造出版流程,改变工作方式,以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等现代技术使编辑出版工作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走过"光与电",进入"0和1"数字化时代。出版数字化的特征之一就是电子文稿化。电子文稿使出版工作省去了文字录入环节,简化了校对环节,同时使编辑人员对文稿的字数统计、删改取舍等更为便捷,使编辑校对工作更加省  相似文献   

12.
编辑出版类图书二十年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出版工作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至1998年的二十年,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除得益于国家政策、优越的社会环境外,还与编辑出版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密不可分。同时,编辑出版工作的图书也反映了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笔者通过国际互联网,对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有关编辑出版方面的图书进行了联机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二十年编辑出版工作的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试图发现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轨迹,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和信息网络化传播日益广泛的今天,探讨编辑出版工作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  &# 《出版与印刷》2015,(4):2-5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信计算等一系列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大规模生产、储存、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逐渐开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对我国许多传统行业的运转模式和经营方式产生巨大冲击,而期刊出版业将可能成为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由于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生产及其传播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仅传播手段将更加便捷、多样、及时、准确,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也将大大加强。因此,作为知识成果发布与传播平台的学术期刊,其未来发展无疑也会受到大数据的巨大影响。正如一些学者所预测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造就全新意义上的中国学术期刊。1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将产生哪些重要变革?清晰而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大数据挑战,推动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在未来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发展路径的选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跨媒体化是21世纪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主流,编辑出版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数字化新平台上对编辑出版范式进行优化与重构,才能应用现代数字科技,拓展编辑出版的外延与内涵,开创编辑出版面向跨媒体时代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论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组织智能化与编辑出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海平 《编辑学报》2002,14(1):12-14
概述编辑出版学在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的学科基点及学科制高点的确立,信息传播网络和信息组织及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组织智能化与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编辑出版学的关系.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时代编辑出版的实质是信息组织与传播,信息传播网络化和信息组织智能化是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图书编辑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字出版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图书编辑出版时需要积极应对,寻求新的转型方法,只有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接触、使用互联网,才能使传统出版社在发展过程中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站在出版行业的前沿,从而编辑出更多题材新颖、传播影响力广泛的图书。因此,本文主要就目前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出版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针对传统出版社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就数字出版问题转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读者对图书阅读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图书编辑出版若是不能积极寻求转变,将会陷入经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特点以及其对图书编辑出版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分析了图书编辑出版转型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目前国际书业标准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出版领域的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出版标准化对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认清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树立标准化意识,积极构建标准化工作平台,明确标准化时代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并在编辑出版实践中加以贯彻和实施,提高出版标准化水平,发挥标准化的产业效益,增强在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高我国的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出版行业正处于一个"纸介-数字"转型的二元时代,一方面传统纸质出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浪潮汹涌澎湃,呈增长态势.面对出版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协办的第15次东亚出版人会议于2013年5月16日到17日在成都召开,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出版人及国内高校的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的编辑出版人及专家学者们就"出版转型中的编辑角色和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度讨论交流,并以数字时代"编辑角色"及"编辑工作"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为焦点,探讨了转型期的编辑工作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背景,深入分析了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意义,包括通过网络的互动性大大简化了编辑工作,而且在网络的作用下编辑工作更加科学,同时审稿的准确度也大大上升,出版物提供的信息共享性也大大提升.根据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互联网+"时代编辑出版提出了笔者自身的建议,指出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必须更新思维,发挥网络时代大数据的优势,全面激发创新理念,利用互联网充分拓展学习领域,通过互联网建立编辑出版虚拟工作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