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瀚文 《职大学报》2013,(3):50-52,66
与老舍原著相比,1982年版影片《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有着颇具人情味的性格优点。虎妞形象的塑造使得影片的现实批判力度、典型人物的美学价值与思想意蕴被削弱,乃至偏离了原著的主题。这反映出现代文学名著的影像化改编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骆驼祥子》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探讨。从象征的意义上说,《骆驼祥子》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而在祥子与命运之网的搏斗中,虎妞和阮明先后充当了网上的诱惑;在作品显形层面上多层次地解读虎妞形象、祥子与阮明的关系,从民间形态和人性真实的意义上凸现了虎妞作为艺术典型的丰富内涵和不朽魅力。《骆驼祥子》后半部分在结构上留下了遗憾:老舍本身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在描述祥子对政治之网的冲击时超出了他的能力,尽管他对市民有着尖锐的批判,却不可能在精神上给以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名著。小说中的祥子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和揭示人物矛盾等三方面运用了典型艺术手法。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血腥罪行,展现出一幅复杂而又广阔的社会图景。祥子的结局,无疑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逻辑的必然归宿。而祥子“这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与老舍先生对人物典型化特色的运用绝对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重头戏,这部小说内涵丰富,生命力强。从对祥子与车,祥子与城,祥子与虎妞这三种关系的再解读中,不难发现小说所展现的农民走向城市所面临的困境,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碰撞以及人们对情欲与婚姻的抉择诸方面,对现代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虎妞谈     
老舍名著《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个有鲜明而复杂的个性的在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形象。 从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特征看,给人一股难闻而扑鼻的怪味,令人讨厌;因而否定的声音很高。但是,是否应该完全否定这个人物尚须细细研究。特别是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看,她很象一朵没有香味,可非常美丽的红棉花。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试析《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的《祖母绿》的光彩与生命力源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的魅力。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出之点在于作者极力褒扬的是曾令儿心中“爱”的情感的升华和超越;艺术表现,主要体现为作品具有细腻的人物心态描写,浪漫典雅的抒情气息和作者擅长刻划她所挚爱的人物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8.
老舍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塑造了一组从乡村闯入都市的人物形象。祥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员,他同这些人物一样,怀着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以一种决绝的精神,抗拒都市文明的改造和同化。在这一场人与城的争战中,他们的结局,只能是返回乡村或沉沦于城市。本文通过以《骆驼祥子》为例,分析老舍笔下人与城的关系冲突以及人与城之间矛盾的结果,阐明老舍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古典文化主义立场和他反城市、反现代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老舍作品《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祥子一生的遭遇都充满着悲剧性。笔者认为,祥子的悲剧首先是一出时代悲剧,同时又与他自甘堕落的性格以及畸形婚姻所形成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中的音乐元素结合维奥莱塔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充分揭示了人物塑造与音乐演唱的密切关系,从而便于演唱者更好地理解音乐,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曹禺话剧人物繁漪、陈白露、愫方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在人物追求生活理想和悲苦命运中展示其叛逆性格,刻画复杂心理,捕捉闪光灵魂,揭示必然归宿。人物形象塑造的演进,表现出作者探索创作新路的勇气和成就。  相似文献   

12.
黄梅戏《雾里青传奇》是近年来黄梅戏舞台上难得的一出优秀剧目,该戏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雾》剧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节奏以及剧中情节推进节奏把握得颇为准确;《雾》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又一个特色,是始终坚持从"事件"出发,抓住"事件"下功夫;《雾》剧在形象塑造上的第三个特色,是剧中人物在情感起伏变化上拿捏的比较准确,人物心里逻辑线和贯串动作线索清楚。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达到四百多人,但是"百人百声口",且每个人物语言声口毕肖,书中形象鲜明、各具秉性人物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书对人物对话的巧妙安排和精心描摹。本文主要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为例,通过人物对话的个性化、情景化,以及丰富的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来简要探讨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对话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细读了《骆驼祥子》,我们便很清楚知道,一个正直、坚韧、自强、热爱生活的祥子,之所以会逐步变成了一个对生活不但没有任何追求和愿望,也完全不知廉耻为何物,甚至不再有什么痛苦,只是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人世的人,是因为他生逢恶劣的社会环境,再加之他自身性格的缺陷和对生活的不正确态度,从而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当时社会中祥子式的人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5.
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时以西方悲剧杰作为范本在艺术构思、主题确定、人物配置、情节安排、写作特色等方面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作了多方面的借鉴。《骆驼祥子》在借鉴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性重构,即深刻的文化思索,意味深长的文化对比以及对《无名的裘德》之内容的再思考和平行扩充。《骆驼祥子》的创作是作家立志突破既成传统的人格特征、善于抓住素材的良好艺术感受力与通过外国文学诱因找到创作突破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左传》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它的文学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叙事上,善于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性格的立体感和多侧面,在矛盾运动中揭示主导性格,是刻画典型人物的一大特点。《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中的重耳形象,是这一形象塑造方法的突出代表。在塑造重耳性格时,不只限于描写他一个人,而是将其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把他与众多的人物放在一起。重耳的性格和经历是独特的,但有一定代表性,从重耳被迫流亡到得国的经历,可以看到特定时期社会政治斗争的历史面…  相似文献   

17.
古典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显示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和作品高度的思想性。《水浒》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一部《水浒》塑造了众多的面目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对于《水浒》塑造人物的方法,茅盾同志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指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  相似文献   

18.
小 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纵观初中语文教材 ,小说人物形象众多。这些人物就象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活生生的人一样 ,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声音、笑貌、言谈举止、风度气质和思想感情。这些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极富有典型性 ,并且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些形象都不是单一的、静止的 ,而是复杂的 ,多变的。这些小说就是在变化中塑造着人物形象 ,让人们在变化中更好地体味文学创作的魅力一、在人物面临情况的变化中塑造人物有些复杂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性格是在自身…  相似文献   

19.
在吴敬梓笔下的浩瀚的儒林上海中,匡超人这一人物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家碧玉”,但他却以其独具的生活阅历和看似寻常的社会活动,别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在作者“穷极文士情态”(程晋芳《吴敬梓传》)的衮衮文士中,不失为典型的一个。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一典型形象的审美价值,就在于这一形象所揭示出来的深细涵茹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0.
浅谈《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1—1764)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具有现实主义思想,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是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作者几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写世间平凡琐碎之事,并以婚姻为主题,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大道理,但在这些平凡的事后面深刻地揭露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在作品的人物塑造方面,两个作者各自有一个心爱的人物——《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几乎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她们身上,对她们俩每次出场及心里活动用了大量笔墨着重渲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两个作者把许多场景、情节都通过她们俩人的眼睛和对话表现出来,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增强了作品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些可以说是两个作者匠心独用之笔.也是对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微妙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