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静 《阅读》2024,(15):23-25
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具备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提供相关阅读资源、确定驱动性问题、开展项目化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元元 《阅读》2023,(47):31-32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不仅要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应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主题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策略包括多元化主题选择、整合多媒体资源、引导启发式阅读、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和探究式学习,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培养综合素养。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群读类学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它是语文阅读的一种独特形式。其学习形式是在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让学生在群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类学中探寻语文规律,习得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不仅要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考虑群文“议题”是否一致,更多的时候是要把一组文章的“表达形式”作为主要议题,从...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学的取向多受教师如何阐释文本方法的影响.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元素,很多教师采用语文教学的取向,把文学作品看成帮助学生语文发展的催化剂.好的作品会改变学生的人生态度、阅读习惯,又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和写作能力.把文学看做语文学习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落实和践行新课标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大观念作为一种跨文本、跨主题的思考和连接方法,能在语文学科中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文知识。通过整体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大单元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语文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许建云 《阅读》2023,(31):13-1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语文要素在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上的作用。读写能力在小初学段的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分水岭。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为例,就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承担起相应的学科责任.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文本细读法"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让阅读教学重回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层面.文章从语言、语境、情感三方面探讨了文本细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了通过阅读教学法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将阅读策略作为单元主线独立编排,形成了阅读策略单元.本文由阅读策略单元特点入手,结合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阅读策略单元进行科学阐释,明确编排意图和路径策略,更有助于培养和优化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及语文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使语文学习事半功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在预习、识字、阅读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变换练习形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