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黄遵宪等人的诗歌推崇备至。就《饮冰室诗话》看来,所载新歌词的翻译比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实践更具现代特征。本文列举了《饮冰室诗话》中部分例证,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创作方面,促成了四声的发现以及近体格律诗的形成,影响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思想和思维方式。诗歌评论方面,表现为大量禅语的运用,强调在言语文字之外寻求言外之意、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可考的诗歌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就诗歌研究和诗歌理论来说,如果从孔子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关诗歌的著名论著主要有汉代的《诗大序》,六朝的《文心雕龙》、《诗品》,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的《六一诗话》、《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金代的《滹南诗话》,明代的《四溟诗话》,清代的《姜斋诗话》、《原诗》、《随园诗话》、《艺概》等等。古人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诗歌作品和理论著作,确实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诗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5.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重要诗歌理论作品,其中的"辨家数"论、"法工"、"兴趣"等诗学主张在明代为"格调派"文人所继承、吸收,不仅对格调派理论的形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还丰富了明代诗歌的创作手段。而这些主张所针对的,实质都是"以议论为诗"的宋诗弊端。  相似文献   

6.
叶燮的主要诗论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原诗》中,《原诗》奠定了叶燮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曹雪芹是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以及小说人物之口来申明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的。《红楼梦》的诗论散落在各回中,但大部分重要的诗论集中在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八、七十八等。根据叶燮和曹氏家族的关系,认为曹雪芹的创作是受到叶燮《原诗》的影响的。理、事、情,文无定法,诗贵独创,形式与内容,形象思维五个方面来都可看出曹雪芹诗歌理论与叶燮诗论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薛雪的《一瓢诗话》,初版于1764年。是作者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的集中反映,但是其采用逐条记录的方法,内容拉杂无序,如加以整理,会发现其中论及杜甫的条目约占去整个诗话条目的十分之一,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论及对象,加以概括和归纳之后,不难发现其中作者的崇杜思想。《一瓢诗话》的论述广泛涉及杜诗的方方面面,尤以分析杜诗的创作技巧和评价桂诗创作成就两个方面为重。对于我们研究杜诗以及作者的文学观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青年诗人雪潇的诗集《带肩的头像》 ,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雪潇本名薛世昌 ,多年来他在教学之余坚持文学创作 ,并在诗歌、散文、评论诸方面均有建树 ,发表了大量作品 ,其中诗歌创作成绩尤为突出。其诗作经常在《十月》、《诗刊》、《星星》、《北方文学》、《飞天》等国内有影响的期刊发表。这本诗集即是作者从他 18年来发表于各类报刊的 6 0 0余首诗中 ,精选其中的 2 6 0余首而结集出版的。诗集共分七辑 ,分别是 :双手合十、动物乐园、书生意气、向西向南、大地之湾、日出东方、钟声响起。作者主张 :“诗歌…  相似文献   

9.
宋朝诗人喜欢以学问入诗,常会忽视诗歌的特点。严羽对此提出批评,他的《沧浪诗话》以禅入诗,并提出"别材"说、"妙悟"说、"兴趣"说、"气象"说等,揭示诗歌的本质属性、审美特征、创作的直觉心理机制和作品的艺术境界。严羽的诗歌论对纠正宋诗流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可以说是诗话小说,诗词的大量运用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中韩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对韩国译者来说,诗歌翻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本文以崔溶澈,高旼喜两位韩国当代学者的《红楼梦》最新韩语全译本为例,具体分析《红楼梦》中诗词的韩语译文,进而了解中韩语言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意象主义诗歌是美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标志着现代诗运动的开端。它不仅对英美文学有很大影响,对中国现代诗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代表人物庞德和意象诗派的其他代表曾在20世纪初提出了意想诗歌创作的几个原则。《红色手推车》为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代表作,其短小精悍,意象隽永,堪为意象诗歌的代表。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本诗来领略意象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唐朝一代推崇的先驱,萧颖士对整个古文革新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引《诗》、仿《诗》"情结";而这无不与萧夫子"宗经尊儒"的经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后人对于萧诗也有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南宋后期诗坛,江西诗派、"四灵"派、晚唐体暴露出很多弊端,人们总结经验、探讨理论规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话作品,如《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等,影响很大。而车若水所作《脚气集》并非诗话专著,且车若水又非著名诗人,所以并不为学界所重视。但是《脚气集》论诗却很有见地,是值得关注的,本文拟梳理、分析《脚气集》的诗学主张,发掘其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国诗学》,引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体例的划分,将以钟嵘《诗品》、释皎然《诗式》、欧阳修《六一诗话》为代表的诗歌理论著作分为“诗评”、“诗格”、“诗话”三类不同的诗论体裁,不具备体裁学意义。从体裁学意义来看,包括“品、式、格、话”等各种具有断想式的论诗方式和记录式、随想式的结构组织的论诗体裁都是各种类型的中国古代诗话。  相似文献   

15.
叶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以反对复古、提倡革新为诗歌理论的基石,其理论主要体现在诗歌发展观和诗歌创作论中。在发展观中,叶燮围绕“创”论证了只有创造才能推动诗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创作论中,诗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更是诗歌创作的必然前提与条件,主要体现在他的“才、胆、识、力”的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16.
湘莲子的童话小说《米粒芭拉》以其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和自由浪漫的幻想笔调展现了一个农民作家的田野"童话梦"。本文从《米粒芭拉》体现的浪漫主义因素入手,以人物形象体现的浪漫主义特征、小说情节设置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的叙事结构与诗话的叙述语言四个角度对这部作品加以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为诗歌增添神秘的色彩。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诗歌意境的翻译更是不好把握。本文以《天净沙·秋思》的翻译为例,对诗词中意境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最杰出、最有才气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对诗歌艺术的不懈探索和追求。《秋颂》作为济慈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济慈最完美、最成熟的一首颂歌,该诗被誉为英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作品之一,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从意象美、修辞美和结构美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在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他认为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本文通过分析爱伦.坡的代表诗作《乌鸦》中的音乐性及其音韵效果,揭示爱伦.坡如何运用韵律及节奏表达自己痛苦绝望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日本刀歌》分别见于欧阳修与司马光文集中,从版本角度,及与日本刀主人钱君倚、歌咏者梅尧臣的交游角度考证,认为此诗为司马光之作可能性更高。梅尧臣、司马光所作两首《日本刀歌》为后人提供了新的歌咏题材,并在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成为后世以日本刀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