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周九常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对"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探究新闻媒体如何建构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公共图书馆通过积极利用媒体,建构图书馆话语体系;抓住媒体热点,打造品牌形象;提升馆员媒介素养,转变服务理念;优化管理,强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构建的主要脉搏和走向体现出两类价值取向: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比较两者得知,前者旨在保证所构建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的合法性,但不能作为最大价值取向。在当今学术命运共同体时代,后者旨在探寻实践归宿,具有实践意义,相关问题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界着力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有许多公信力强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在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为代表的学术主流媒体上"出场",成为基于社会逻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标识性学术产物。考察这些"榜样"的"出场史",深入探索其与时俱进的逻辑,我们得到基于社会逻辑价值取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应发扬光大的实现路径:注重固有"基因"的新时代表述;注重关键词的提炼和标示性符号的构建。分析不足后得到启示,基于社会逻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可行与强化路径为,加强主体意识,倾听社会有关图书馆事业的声音,努力把学术话语转化成政策话语。  相似文献   

3.
彭鹏  曹娟 《现代传播》2023,(12):48-54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应对现实挑战、建构未来传播话语体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范式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其话语表达、话语动员、话语更迭显示出主旨明确、推陈出新的创新内涵,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契合性。与此同时,需要认识到,当前多元文化场域对已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的主导力、吸引力、阐释力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未来话语体系的智能化深层构境中,需要洞察“视觉化”传播趋势、嵌入“算法式”传播话语体系、构造“沉浸式”传播话语体系,从而巩固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内在情感关联。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话语体系下的图书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最主流的公共话语体系,作为社会主导性的公共话语体系.和谐社会理论必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冲击、规范和建构性作用。通过对“和谐社会”的话语特征分析。作者认为和谐社会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公平与正义。而居于社会公共领域的图书馆必须在新的公共话语体系中汲取新的理论资源。修正、完善或重建自己的专业话语体系。并重新反思和确立自己存在的依据和发展原则。文章指出。公平与正义的精神贯注于图书馆领域,意味着图书馆必须遵循知识平等与自由的原则。知识平等与自由的原则。不应仅仅归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更应以社会正义原则为终极价值和最高指归。接受正义原则的适当制约。并体现社会合作的理念。在这样的话语空间下。为最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知识平等与自由应成为当代图书馆学家的公共关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南京梧桐树事件"为分析案例,探讨网民在挑战官方政策合法性的过程中,如何采用话语转译与意义勾连两种话语和行动策略,进行情感动员、资源动员与"政治机遇"扩大。这对于管理部门深入理解网络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正确面对冲突与矛盾、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琪 《科技与出版》2021,(11):23-28
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相比其他话语更易于走向世界,且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学术出版"走出去"有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因地制宜地建构和输出话语体系、提升争取学术话语权的能力.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在规划制定、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构建、出版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术出版"走出去"需要加强出版和术语相关规划,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术语体系及学术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时代使世界及其传播出现重大变化的一个标志,表现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媒体和受众等多方面融合,并随之迎来中国话语体系重构的契机。当代媒体的多元化并存的态势中,出现了中国民间通过自媒体重构话语体系和运用新的语符的鲜活事例,说明话语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习近平主席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构成了重构话语体系的核心与纲领。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环境塑造了新的价值需求,使得青年话语呈现出个性表达、自主参与、多元异质等新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在对青年群体进行主流价值引导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尴尬——真实性缺乏、正确性离场、真诚性不足,影响了主流价值引导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借助其"有效性原则"为缓解冲突提供适配决策,使主流价值产品适应青年话语特性,以实现"对话式"话语接洽,达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郑荣 《出版广角》2018,(15):41-43
学术期刊承载着思想传播与智力供给的双重责任,是学术话语的引领者和风向标.要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期刊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须坚持以中国社会实践为本体指归,以打造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理论指归,以辩证统一观为方法指归,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归的选稿与用稿原则.这样才能为真正建构中国标志性的学术概念,实现学术话语的本土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网民通过网络论坛、与政治家对话等形式公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愿望,这种公共表达是否真的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说的"话语民主"?本文通过对"话语民主"内涵和原则的详尽分析发现,由于网络空间话语主体政治身份难以界定、网民私人角色与公共性原则的冲突、网络话语理性与非理性交织、言论的分散化、碎片化等特点.使得哈贝马斯"话语民主"所必须的原则与条件在网络空间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借鉴"话语民主"中有益的理论内容,对网络空间公共表达进行有效的规范,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民主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期刊要览     
《陕西档案》2021,(1):10-10
《论档案学话语的概念、构成与特征》作者:陆阳刘慧婷建设中国特色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是当前档案学界努力的重要方向,唯有厘清档案学话语的核心概念,方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档案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文章首先对档案学话语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了档案学话语构成的三个面向,即档案话语文本、档案话语实践及档案社会实践;最后,从三个方面对档案学话语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科学性与普适性、规范性与实践性、共时性与历时性。  相似文献   

14.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论文采用理论思辨法与文献研究法,探讨了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与理论创新的动因;考察了图书馆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成绩不足、理论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学界应遵循立足本土、扩展视界与继往开来的原则,结合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重新定义或审视图书馆的性质与其服务内容及对象,以图书学、阅读推广活动、数字人文、后现代图书馆学等作为新的理论生长点,思考图书馆数字化的所长与所短。  相似文献   

16.
徐传达 《声屏世界》2014,(11):62-64
<正>随着近几年网民数量激增、网络事件频发,我国互联网正孕育着一种新的社会公共空间。其中,民间话语作为一种底层话语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社会"新的存在。1然而互联网也将转型期的阵痛与纷争予以放大,政府也实施了对互联网的管控,并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种"中央政府——部门与地方——机构——网民"的多层级、多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话语的"品控"构筑出发,认为传统媒体在运营新媒体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构筑新闻话语体系:思想性话语与文学性话语相融合,人文性话语与科学性话语相融合,创造性话语与事实性话语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吴雷 《东南传播》2014,(10):65-67
本文主要从民主参与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芬兰的大众媒介如何在构建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发挥作用及影响。通过对芬兰学术界以及主流媒体机构对于公共话语空间构建的尝试的案例分析、总结,期望能够对我国当前媒介生态中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初心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与回溯,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先进性与纯洁性.而建党之始的初心形成与表达,话语建构与传播,舆论宣传与动员,无不有赖于先后创办的革命报刊.贯穿百年奋斗成长壮大史,形成特定话语体系.初心话语的历史缘起与建构经历了抉择、生成和传承发展,最终确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共早期革命报刊在初心话语体系建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了解党的"初心"来龙去脉,自觉传承发展初心精神,促进价值内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4):14-22
在中共的主导与经营下,"特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新疆日报》构建了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框架,将新疆少数民族纳入中华民族一体化体系之中,鼓励他们参与到全国的抗日救国运动。然而,这一蕴含着显著国家意识的话语框架却遭到了以"地方主义"为中心的地方话语的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