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士康 《考试周刊》2012,(80):75-76
数学建模理念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学一线老师的青睐.它的重要意义及模型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备受关注。更引起了教师探索的兴趣.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课程教学应体现“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理解、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各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推论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释意、拓展—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我们认为,新课程下数学模型的教学宜分六步进行,即模型的引入、提炼、模仿、拓展、迁移和应用.本文试以人教版课标试验教材中的一个探究问题(见例1)所折射出的一个极值模型为例,对数学模型的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和广大一线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3.
各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推论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倡导“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释意、拓展-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应用与拓展”的数学过程.本文以阅读材料“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华师大版初一数学实验教材第三章第117页)为例,从模型的引入、建立、熟练、拓展、迁移和应用,谈谈新课程下数学建模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间的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重视数学建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本文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为例,由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模型的优化与应用,结合教学过程,浅谈基于建模思想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下面就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释意拓展—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我在几何教学中通过细节设置来充分体现这种教学理念,现仅以正方形教学为例,来阐述我的"细节教学观"。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联结点  相似文献   

8.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使问题得到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实践能力培养恰恰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小学数学教育更是如此。囚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身边的数学事实人手,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学生身边具体的事例出发,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事实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本文以《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情景设计为例.阐述了教师要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以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它是指从实际问题入手,建立数学模型,求出数学模型的解并验证模型解的全过程.把数学模型引入课堂教学,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都将会给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突破.数学建模的教学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传统的习题演练;使他们进入生活、生产的实际中,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天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由来、数学的应用,体验到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造精神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教学建模的过程,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实际问题 ①转…  相似文献   

13.
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词。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借助意义教学来实现有效建模,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教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体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更加喜欢数学。那么,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数学模型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策略有:铺垫教学中预设"模型启发";新知探索中融入"模型建构";习题训练中孕伏"模型提炼".  相似文献   

17.
王维珍 《山东教育》2013,(12):46-47
何为建模?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下面仅以追及闸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经历、体会知识,才能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运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数学学习呈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基本模式,实现数与形、知识与应用的结合.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意识”.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