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游戏作为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活动,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课程游戏化支架六要求教师把幼儿游戏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这就需要老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应渗透游戏精神的理念,还需用心去观察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分析生活中常会出现三种不同水平的游戏:(1)混乱失控的游戏。(2)简单重复的游戏。(3)有目的、具有挑战性能促使幼儿聚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玩圈的兴趣;2.发展幼儿跳、钻、爬的基本动作;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作的协调性。二、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呼拉圈、若干个小圈连接的“鱼网”一张以及录音机、磁带等。三、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韵律操。2.玩圈:幼儿自由玩圈,鼓励幼儿玩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讲讲自己玩出了几种方法,是怎样玩的。3.跳圈(1)分四组玩跳圈游戏;(2)将各组的跳圈游戏串起来玩。4.钻圈(1)幼儿自由组合分散钻圈;(2)钻长龙游戏:一组幼儿拿圈排成一条“长龙”,另一组幼儿钻圈,两组幼儿交换着玩。(鼓励幼儿可以想出各种钻的路线)5.爬圈(1)…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困难确实很多,但我认为,只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把握农村幼儿的特点,农村幼儿的游戏活动也能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1.选择适合农村幼儿玩的游戏。农村幼儿园(班)的现状一是教师少,二是玩具缺,所以,组织农村幼儿的游戏活动必须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有自己的特色。可选择一些传统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锤子、剪刀、布》、《猜猜我是谁》、《猜谜语》等,这些游戏不需要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相关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如自由活动游戏、教学游戏、生活化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都可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贯彻之下,划分不同的幼儿游戏活动区域,实现幼儿的游戏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喜欢玩有竞技和趣味性的游戏,幼儿参与欲望强烈。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乎所以,且与同伴合作意识增强。本次《游乐园》活动的设计基于大班孩子这一特点,从幼儿最喜欢去玩的游乐园,创编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游戏,让他们进入迷人的童话世界。怎样到游乐园呢?导入学习重点:学会一物多玩。通过游戏"创设游乐园的所要经过的路线",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同伴合作的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 黑暗,幼儿并不陌生,如,夜晚,关灯后的卧室,晚上漆黑的马路.“摸黑走”是幼儿生活中的日常经验.与“摸黑走”接近的“蒙眼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更为熟悉一些,如游戏《猜猜我是谁》,《抓住我了吗》等等.《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动作发展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蒙眼走路等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体育活动.将《指南》的目标与教育建议融进情境游戏中,让幼儿的体能在游戏中得到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通过《发展适宜性游戏》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培训与学习,教师急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课程化思维,细心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观察与解读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手段与阵地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作为家长,更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一、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手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区域游戏区域活动具有自主游戏的性质,幼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主,自由选择想玩的游戏类型、游戏材料和合作伙  相似文献   

9.
正【活动目标】1.懂得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知道保护眼睛的主要方法。3.会做眼保健操。【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黑布条,未画上鼻子的人物肖像画若干,幼儿日常记录表格,眼保健操音乐,《每日保护眼睛监督表》(附后)。【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集体蒙眼,玩"画鼻子"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10.
玩具车是幼儿喜爱的玩具。此系列活动,可让幼儿通过对玩具车的实际操控,进行各种探索,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一、玩具车比赛(一)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分享,在活动中知道游戏的规则。2.了解玩玩具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环境与材料户外空旷的平地,各种玩具车若干(幼儿自带)。(三)活动过程1.教师展示幼儿自带的玩具车(1)请幼儿自己做测试,看看自带的车是属于哪个组别的。(2)分成四个组:手推车组,回力车组,小赛车组,遥控车组。2.户外实践活动(1)教师分别说清楚规则:注意玩具车要在起跑线内,不越线,听清楚信号才出发。(2)分成四个组…  相似文献   

11.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以儿童为本、游戏为主、家园共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学前教育观.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和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我园在开展课题《运用蝶岛乡土资源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发与运用》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以《指南》为引领,利用海岛特色,收集海岛资源,考虑运动器械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在活动进行中倾听幼儿运动的心声,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幼儿创设足够的自由空间,从而提供丰富多彩的富有海岛特色的游戏和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营造一个快乐、自信、活泼、健康的户外体育游戏“软环境”,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今天我将课题开展实施中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张扬 《动漫界》2022,(16):84-85
前书写活动是指幼儿在学会正式书写前,运用图形、符号等形式传达信息、表达感受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培养幼儿前书写能力提出了合理的目标:"具有书面表达的欲望和初步技能."同时,在教育建议中指出:"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让幼...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而民间游戏则是我园开展的游戏内容之一,我们体会到: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保留传统游戏的原始风格,进行不断地改编、创新民间游戏活动,来适应当今孩子们玩耍。且将民间游戏的内涵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大型活动中,彰显了幼儿园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组织对幼儿的教育,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游戏是孩子的专利,最适合幼儿,最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再现活动,它是孩子的一种自然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5.
陈军军 《动漫界》2022,(20):82-8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深受幼儿的喜爱.游戏规划作为游戏前的一个环节,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游戏规划为游戏之始,即幼儿游戏前的计划制订,是根据幼儿自身兴趣和需要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标:1.学唱歌曲,体验“回声”的重复特征。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记忆并创作歌词。3.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准备:经改编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附后),与歌词匹配的图片(如下图),展示板,钢琴。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1.教师带领幼儿在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的旋律中进入活动室。2.教师用“跟我做——说——唱”的形式和幼儿玩“克隆”游戏,引导幼儿感受“克隆”游戏的规则:重复。(1)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游戏吗?(2)幼儿在做做、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重复的乐趣。如,教师做拍头等动作,幼儿模仿;教师说“请坐”等话,幼儿跟说;教师唱…  相似文献   

17.
《我的书》系列活动是一组以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活动,历时两周。一、教学准备1.向家长征集班级幼儿与家庭主要成员的照片。2.用质地较硬的白纸若干张,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3.从搜集的旧食品盒、商标、广告、包装纸(或袋)上剪下各种食品图片,再从搜集的旧画报上剪下幼儿各种活动及着不同服装的图片。二、教学过程1.首次活动。教师出示已贴上各个幼儿与其家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幼儿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正因如此,《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指导文件都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见,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分组活动的区角游戏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在各个平行游戏活动时,教师能观察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智能情况,了解到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目标(一)认识数字1、2、3,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以内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二)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乘车的简单礼仪。二、环境与材料(一)分别贴有1~3数字标志的头饰及柱子各一个。(见图①图②)(二)纸皮做的公共汽车3辆,分别是1号公共汽车、2号公共汽车、3号公共汽车。(见图④)“车票”若干,数量分别为1个、2个、3个的实物卡片。(见图③)三、活动过程(一)创设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1.教师邀请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询问幼儿该怎样乘坐公共汽车。(引导幼儿说出从前…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意图在我与中班幼儿共同游戏、玩耍时,发现他们虽然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活动,但是对手本身的认识却很少。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2.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增进触觉的敏感程度。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神秘百宝箱一个,内装大球、小球、三角形积木、魔方、毛绒玩具、绳子、山核桃、苹果、香蕉、不规则纸团等物品。活动过程一、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二、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