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充实生活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心声来自何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丰富其情感体验。作文教学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仔细观察。取材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也在启示我们生活其实就是一篇色彩绚烂,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是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都知道"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没有材料可写,这是作文中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学生作文是否生活化,关键要看作文内容是否生活化。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内容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学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广阔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习作素材。只要我们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过上"四种生活",广开取材渠道,受到具体指导,具备丰富想象,就能走出习作"假、大、空"的怪圈,写出真情实感、富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9.
王素荣 《生活教育》2014,(7):116-117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是多么重要。要使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文章的丰富来源,就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写,老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0.
"言之无物"是小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开发学生的写作素材,做到作文"言之有物",浅见如下。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相似文献   

11.
王跃方 《小学生》2012,(11):52-52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习作应该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亲耳所闻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相似文献   

13.
徐继立 《小学生》2009,(12):12-1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是的,现实生活是一本大的活的教科书,文内蕴涵丰富,包罗万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有关生活与作文的论述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最直接、最基本、最丰富的素材来源。然而透视当前学生的生活,其广度与深度正在急剧萎缩,而且学生又处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应试本位的多重夹击之中,这样势必弱化了学生接受信息、感受社会的机会与条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学生的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田野,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让学生亲自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气息、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提到作,一些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畏途,不会写,不爱写。作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与生活的关系。其实,每次写作只是取其中的一个章节,只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就行,而我们的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要写好课余生活,有几点要注意。1.让学生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学游泳》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取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一、观察生活,引入源泉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19.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写作泉源其实就是生活中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做游戏,针对这个特点,我常组织学生做游戏,把作文教学寓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比如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游戏的规则,谁当老鹰,谁当鸡妈妈,谁当小鸡,老鹰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确实如此,用此话来描绘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再恰当不过的。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现状却是:生活依然如泉源般丰盈,但学生的文章却不能如溪水般自然活泼。现状如此,令人困惑。学生的文章一如既往地枯燥无味,学生对作文一如既往地冷淡与畏惧,作文教学一如既往地差强人意,问题在哪里?不得不令人深思。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我认为,我们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作文教学立足的主体确定是学生,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其次解决的问题是:作为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