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年儿童研究》2010,(9):52-53
我有一个十岁的儿子,我平时总跟他说要友好待人,要找别人的优点。但是,我发现有时候儿子会对一些在我们眼中“品行不好的人”也表示友好。我想制止他,但又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怕儿子会困惑。  相似文献   

2.
问:我儿子4岁,我感觉他太没有上进心了。比如幼儿园要求他们会数1-100的数字,他总是数到10时就卡牢。那天我带他去散步,路上就想趁机教他数数,可他数来数去数不好。我开始威胁他,说数不好就不玩了回家,没想到他说:“那我们还是回家吧。”我想大概他是数累了,应该激发他一下,就教育他说,要是数不好数还怎么当奥特曼呀(因他平时最喜欢奥特曼),儿子居然仰起小脸恳求道:“那我们就不当奥特曼,好不好?”其实儿子在学别的东西时也是这样,教他画画,画很简单的东西,他不高兴学,就告诉你不会;幼儿园里教儿歌,他回家后我问他教过什么了,他回答说“不知道”。我真不知该拿这个儿子怎么办。一个着急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正>【热点美文】玻璃匠和他的儿子梁晓声我的一位朋友的父亲,曾是一个玻璃匠,他有一把德国造的玻璃刀。有一次,这位朋友聊起了他父亲那把视如宝物的玻璃刀。他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他母亲去世了,他父亲的脾气就更不好了。他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一发脾气,他就首先成了出气筒。他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冷漠。  相似文献   

4.
教子     
儿子两岁半了,上幼儿园还差一年。她一定要让儿子上幼儿园,于是便教儿子念了半天“三岁半”的经。 幼儿园里的阿姨很精,笑道:“你只有两岁半吧?” 孩子瞪大眼睛,鼓起小嘴,争道:“我昨天两岁半,今天就三岁半!妈妈说的。”儿子终于上幼儿园了。从此,儿子总是三岁半说四岁半,四岁半说五岁半…… 儿子是班上最小的一个,自然免不了经常挨打。她便教儿子练“拳击”,并说:“谁要是动你呀,你就打他!” 儿子不解:“打人不好,老师说了。”  相似文献   

5.
凡勇昆 《宁夏教育》2008,(10):77-77
一天,和邻居聊天。当说他儿子的时候,原本喜笑颜开的爸爸一下子就变得愁眉苦脸。问其原因,方才大悟:原来是九岁的儿子在学校里成绩不好,最后咬着牙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一句:“哎!就知道玩。?  相似文献   

6.
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第一步,是寻求与父母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我有一个14岁的儿子,今年上初二了。他与班里一个大款的儿子很要好,常常羡慕那个同学家很有钱,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牛排,喝的是饮料,玩的是手机,他什么东西都敢买。一天,我妻子教育儿子说:“妈妈下岗,爸爸工资也不高,我们不能同有钱人家比。其实,有钱念不好书,将来一点用都没有。”儿子反驳说:“有钱有什么不好,你让我考大学、读博士,不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多挣钱吗?”如今,这孩子比以前顶嘴多了,不仅常和他妈妈顶嘴,有时连我的管教意见也  相似文献   

7.
编辑手记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埃里克的美国男孩,不论学习怎样努力,成绩却始终不好,那些写着“C”的成绩报告单总是令他伤心落泪。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儿子已经16岁了,如果不能学有所成,将来靠什么生活呢?然而,儿子在祖父葬礼上近乎完美的爱心表现却让母亲对儿子有了全新的认识。从那一刻起,母亲知道她绝对不会再因儿子考不出好成绩而严厉斥责他了。因为母亲所预想的那个仅仅考高分的儿子形象根本就无法与已经非常出色的儿子相比。儿子的善良和爱心,都是上帝赐给他的无价之宝。如今,儿子已经20岁了,他仍旧在继续传播他的善良。无论走到哪…  相似文献   

8.
王云清 《教育》2007,(1S):59-59
我家儿子今年才9岁,可熟悉的人都称他“老干部”。 平时,“老干部”常在家里摆老资格,说他“抚养”了我们,他累了,身子累得又瘦又小,说我们不尊重他,他很伤心:饭也不想吃了,觉也睡不好……两年前的一天,有一朋友觉得很搞笑,就送他一个老干部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漫画     
太阳伯伯 我的一个叔叔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儿子,有一日他发现,他儿子在窗口一边挥手一边讲:“伯伯再见!”叔叔最初不以为然,以为儿子在跟街上路过的阿伯讲话,但是又觉得他儿子每次都是黄昏左右才这样讲,且看不到窗外有人……叔叔越想越害怕……于是就问儿子和谁说再见。  相似文献   

10.
约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有4个孩子,三女一男,儿子是最小的,他疼爱这个儿子,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给了他。不过,外人可看不出他对儿子有多好,小洛克菲勒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他就拣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之友》2014,(10):64-64
鼓励 儿子学习成绩不好,他一脸不高兴地说:“我不要上学了,老师都说我是班上的搅屎棍,考试平均分数被我拉低了!”我鼓励他说:“你想想,老师其实在夸你呢,你是搅屎棍,其他同学是什么?”儿子会心一笑:“原来是这样啊!”  相似文献   

12.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郑重地对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以后我们一起出门,如果公共汽车上只剩一个空座位了,请你给我让座。儿子很吃惊,以前都是我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虽然我也要他为老弱病残孕、怀抱婴儿者让座,可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看到儿子吃惊的样子,我认真地对他说:“孩子,你已经14岁了,长得和妈妈一般高了。你现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从前了,所以妈妈要在你生日时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理解吗?”儿子说:妈妈,我懂了!”几天后,我和儿子一同去逛书店,经过新华大酒店门口时,看见同事小丽正搂着她儿子大…  相似文献   

13.
给父亲的礼物总是很难选,对父亲说爱你总是很难开口。6月的第三个期日是父亲节,一起来说说我们的父亲——有段话这么描述儿子眼中的父亲:5岁时,儿子说“:爸爸什么都懂,真了不起!”15岁时,他说“:爸爸许多地方说得不对!”25岁,他说“:老头子什么都不懂,迂腐得很!”35岁,他说“:爸爸说得也有些道理。”45岁,他说“:爸爸当初的意见果然英明!”到了55岁,儿子感叹“:天哪!如果当时我按照爸爸说的做就好了……”“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你和父亲,这两个互为身、影,又互为对手,因血缘而注定要联系在一起的男人,相处得…  相似文献   

14.
余倩 《留学生》2009,(9):56-56
儿子出国前,我就给他打“预防针”。我说,你语言不好,没法跟美国人交流,去了以后,不会没朋友吧?儿子认真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不会是因为语言不好,而是因为品行太差。你想,如果一个外国人来到北京,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如中国人好,你会因此不喜欢他吗?你肯定会原谅他糟糕的语言,而更看重他的为人。他的这番话,让我放下心来。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07,(12):40-40
问:我儿子今年13岁了,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好,只喜欢乒乓球。他的乒乓球打得还不错,但是不能指望靠打乒乓球养活自己啊!我现在一和他说学习,他就说老师的不是,不是说老师粗暴,就是老师不会方法、没有水平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6.
肖梅 《家庭教育》2002,(1):16-17
主持:重庆读者红慧来信说:“我9岁的儿子学习不好,作业拖拉。老师说他学习习惯不好,这我懂,可怎样才能帮儿子改正坏习惯,使他爱学习呢?”确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克服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更需要父母付出智慧和辛苦。本期杭州下城三小的父母朋友,将和大家共同关心这个问题。观点一改正要从帮孩子认识坏习惯对学习的影响开始。儿子要求上进,但学习上有个坏习惯———拖拉。低年级学习内容少,影响还不大,随着学习节奏加快,坏习惯造成的学习低效、事倍功半等问题开始困扰他,想改又无从着手,很苦恼。父母都…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09,(Z1):31-31
儿子13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我说:"孩子,你快和妈妈  相似文献   

18.
对于读书,我奉行"开卷有益"的原则。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老公都比较爱书,每次出行,书店是必到之处。为此,家中装备最多的就是书。现在儿子已经七岁多,他的知识面较广,天文、地理、科技、军事等无所不好,而且都了解不少。应该说这些大多得益于书籍。在我们的影响下,他俨然成了一个典型的"小书虫"了,一有时间就扎到书里去。  相似文献   

19.
儿子的爱心     
每当有人问儿子他最喜欢谁时,儿子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最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么多人我都喜欢。” 儿子的回答使我欣慰,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的爱心。 他看描写SOS儿童村的电视剧,当他知道了那些孩子都没有妈妈时,就动情地对我说:“妈妈,你当我和他们的亲妈妈吧。” 儿子对小动物们也充满了爱心。给他讲故事,结局如果是大灰狼吃了小白兔,他则会流下泪来,并一定要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西安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上小学。小时候,奶奶带他,很宠。小学二年级时,儿子回到我们父母身边。可是发现他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不爱学习,不听话,在学校不守纪律,在家作业拖拉……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开始严厉管教。没做完作业,不准他出去玩:成绩退步,不听话,要惩罚。这样一来,儿子怕我。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怎样使儿子不怕我又听我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