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考题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恐怕是语文的作文题了. 这并不奇怪,其他科目专业性多少强一些,插嘴的余地有限,而作文则人人都可说上 一两句.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高考作文讨论的话题总是与社会紧密相关.譬如,我们缺少创新精神,高考作文就来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诚信缺失,高考作 文就来一个“诚信”;实干越来越重要,高考作文就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写“深山护路工老计”……语文与生活深情相拥,高考作文当然就与社会携手翩跹.  相似文献   

2.
作文形式大解放作文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由“一枝独秀”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2007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没有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2006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  相似文献   

3.
参加高考的考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高考作文占60分,作文的成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成败,如何把握高考作文的写作,有许多同学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和脑”.此外,现在高考作文大多限制文体,许多都规定为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不易出特色,很难得高分,议论文却不知如何去写.本文就高考作文特别是夹叙夹议的议论文写作,作一下探究.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一般紧跟热点,但又回避“热点”。2008年高考作文改变了这种情况,像全国卷一就直接以汶川地震设题。备战2009年高考,“社会生活”类作文也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有几位高中学生写信问我:你欣赏哪样的高考作文?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欢那种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的高考作文,我欣赏那种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高考作文。我一直认为,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表达,真正够格鸟瞰天下纵论古今的人,一定是生活阅历非常丰富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沦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闸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光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7.
科学训练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前提, 考场发挥则是能否拿到高分的关键。考生如能在把握高考作文规律的基础上, 掌握一些实用的“小绝招”,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拿到获得高分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8.
王竹香 《辅导员》2009,(22):9-10
文体规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是高考作文赢得高分的先决条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一般不规定采用某种文体,目的是让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但有的考生误解了“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或者有的考生根本就不懂文体,以致写出一些“四不像”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沈莎莎 《新高考》2007,(Z2):6-7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在紧张、繁重、炎热的阅卷场上,一个精心雕饰的“凤头”能够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心弦为之一震,勾起他久已疲倦了的阅读兴趣,你的作文分数自然就能高起来。下面笔者就结合近两年高考作文中的精彩开头来介绍三种易为考生所掌握的入题技巧。一、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文章是用来表达个人观点的,高考作文从认识论的角度讲,首先是在考查考生对文题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构思中,设问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设问思考或者说围绕什么问题进行思考呢?根据文章的构成规律和作文评分标准与方法,可作如下“三问”。一问:为什么写写文章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这就需要弄清“为什么写”。高考作文是按命题要求来写作,问“为什么写”,其实也就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 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一、2004年高考作文预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准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能取得胜利。对于占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高考作文,我们更应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对2004年高考作文进行准确预测,首先要洞察近5年作文命题走势,把准高考脉搏。  相似文献   

13.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4.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考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  相似文献   

15.
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并且“文体不限”。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笔者脑中就闪过这样一个疑问:今年高考作文能否写诗?  相似文献   

16.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在紧张、繁重、炎热的阅卷场上,一个精心雕饰的“凤头”能够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勾起他久已疲倦了的阅读兴趣,你的作文分数自然就能高起来。下面笔者就结合2005年高考作文中的精彩开头来介绍五种易为考生所掌握的入题技巧。一、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文章是用来表达个人观点的,高考作文从认识论的角度讲,首先是在考查考生对文题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符合社…  相似文献   

17.
[小引]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情,有了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可能失败。高考,是一种特殊的竞争,如何使自己成为胜利者,那就要“预”,就必须有准备;高考作文的优劣,关系到高考语文的成败。因此,写好高考作文,更需要“预”。  相似文献   

18.
孙永庆 《初中生》2017,(27):14-17
孙永庆:作家写高考作文,这几年是个热点.我们就从这个热点谈起.您认为鼓励作家们写高考作文会带来什么影响,能给师生提供什么启示? 丁立梅:这个问题里面有个词很好玩——“鼓励”.作家写作,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何要“鼓励”?高考作文并非另类,它本是平常的一道小菜,但因为万众瞩目,才成为一道大餐.作家们为何怕写高考作文?大概怕的不是写,而是写完后那些个评头论足.嗯,作家多是好面子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中的真实生活指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是考生亲自经历过的?2000年秋全国高考作文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注意”事项中说“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这中间的“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展开想象”三个方面基本上对高考作文中  相似文献   

20.
陈满华 《湖南教育》2003,(20):39-40
缘何拒诗歌于门外 高考导向的原因。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高考作文考什么,语文老师就训什么,学生就练什么。高考作文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禁令,即不能写成诗歌。最先,高考作文是规定了体裁的,一般要求写成议论文。恢复高考以来,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都兼顾到了,就是没考过诗歌。后来,高考作文对文章体裁的限制有所松动,“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依然排斥诗歌。这几年考的是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再指名道姓地不允许考生写成诗歌,但“不少于800字”的限定显然是针对诗歌的,更少见有考生写诗歌得高分的成功范例。高考作文事关全国范围内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怎能不考虑到评卷、阅卷的操作难度而排斥诗歌?于是乎,没人在这方面苛求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