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批评: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另一种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学峰 《声屏世界》2001,(12):14-15
对于学术批评,很多人还没有脱离狭义的理解,认为是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这种狭义的理解防碍了学术理论视野的拓展,特别是在广播电视学术研究这个年轻的学科里,它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在广播电视学术研究中认清和正确的运用“批评”是对研究方法多样性地扩充,也是丰富研究手段的切实措施。本刊刊发这篇章旨在把一个科学合理的广播电视批评方法引入业内,以期对提高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张凤铸  肖庆 《现代传播》2006,(6):111-114
广播电视与多种艺术形式结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艺术。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发展起来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本文结合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的发展实践,对其存在的问题应呈现的特征,以及构建该学科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趋丰富,其学科建设也备受关注,广播电视学经历了从新闻学下属的一个分支,走向了独立发展的学科之路.广播电视学体现出典型的综合学科的特点,其中的层次、内容关系复杂,对学科体系分类梳理构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对该领域已有研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两大领域、三大模块"的架构,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既把握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又保持学科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16日,由"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电视与新闻学院合办的"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广播电视方面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雷跃捷代表承办方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5.
广播学有着自己的研究客体、范畴和理论体系,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的学术实践表明,广播学正日趋边缘化,这既与广播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不符,又与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学术愿景相背.在广播学学科体系建构中,应明确广播学与电视学、广播电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彰显其学科的主体性与独立地位.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应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学科应用实践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记录下广播电视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王锋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著评选综述1995年8月,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著评选在北京揭晓。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各专业研究委员会推荐送评的63部作品中,共有27部作品在评选中获...  相似文献   

7.
广东广播电视研究与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同行,与广东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同步,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坚持前沿探索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值得回顾。同时,当今广播电视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给理论研究提出更多课题,广东广播电视研究如何站到学术最前沿,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上海档案》2005,(11):29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胡鸿杰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指出:当学术研究的主体对自己研究的学科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学科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并且愿意为此献身的时候,一门学科的学术尊严才有可能形成。因此,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也只能是在学科发展的特定时期,其研究者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文章认为:一、中国档案学是为了具体回复20世纪30年代的“行政效率运动”中的问题而形成的,形成之初即过分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学科体系的构建,其研究主体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档案学的学术状况及其尊严。二、中国档案学的发展也没有给予学术尊严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播语体、电视语体两大分类为纲,以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为目,回顾广播电视语体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梳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档案管理学术园地需要一个“学界观察”栏目,其研究对象是档案学界的学人(个人与学术共同体)、学史、学论、学术成果(包括学术成果的内容、质量及学术发展趋势、学术热点、重要成果评介、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发展现状等)、学术精神、学术环境、学术机制、学科发展态势与展望、学术影响、国际合作、中外比较及其他的相关问题。其功能是学术总结、学术评价、学术批评、学史研究、未来预测以及知识合法性论证、去弊荐优、学科内炼、学科互涉等。本栏目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作者与作品的多元化、多样化,包括标准范式的学术论文以及学术杂文、散论、短文、商榷、对话、访谈等。  相似文献   

11.
在追求实用的现代生活中,在世纪末的社会转型期,研究作为信息传媒、新闻载体的广播电视的历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本文拟从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的价值层面、现实层面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对此作粗浅的探讨。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价值合理性中国广播电视史因其发展的迅速和规模的宏大,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总体的角度看,它独立于广播电视理论和广播电视业务;从个体的角度看,它又可以兼收并蓄,容纳入广播电视事业史、制度史和观念(理论)史,其理论价值、学术价值不是单独的“1”,而是“1+1>2”的效果体现。中国是世界…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经济学的研究值得重视西安市广播电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广播电视经济学被列在广播电视管理学中,即广播电视经济学足中国广播电视学的支系学科“广播电视管理学”的一部分内容。而广播电视学的五大学科为:广播电视节目学、广播电视受众学、广播电视传播...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23日至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2009年会暨媒介融合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学科研究演变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范式含有科学共同体和共有的范例两个要素,范式的演变不仅表现为流程递进,也构成互文关系。从历史的和逻辑的考察,广播电视研究可以概括本位式、工作式、学科式三种研究取向。广播电视的早期研究多为有科技背景的人士对媒介知识的普及性介绍;改革开发之前,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其研究主要围绕日常工作展开;随着现代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介的多重属性得到确认,学科地位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讨记述概况1987-1993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学术研讨活动广泛、频繁。省广播电视学会及其所属专业委员会,开展过37次全省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其中学会组织的9次,11个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分别为1-5次。活动中,广播电视工作者秉着“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交流认识、传递信息、提出问题、研究学问。通过活动,直接和间接的起着活跃空气、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推动业务的作用。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是广播电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江西省广播电视志》送审稿,设立了《业务学术研讨》节记述这方…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钟镇藩中国广播电视学,是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本文试图从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本身的特质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就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谈点管窥之见。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7.
十月金秋 ,正是收获的季节。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成立之后的首届西部广播电视高级论坛于2 0 0 1年 10月 2 5日在四川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以及西部十二省区广播电视媒体、高校广播电视学科的代表共计 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论坛围绕西部广播电视集团化、产业化进程 ,西部广播电视业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 ,怎样加强西部广播电视理论研究 ,以及如何将西部文化融入到西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等一系列业界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会上共有 8位专家做了主题演讲 ,演讲涉及到西部广播电视业的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广播电视学学科地位正式确立,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仍旧存在学理性孱弱与议题重复两大问题,研究者心态浮躁、研究范式古板、研究视域局限等都制约着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立足于融合视野,按照先天自带学科、学科域和后天发育学科的三大维度,借鉴史论、理论、应用、决策、跨学科五分法,对广播电视学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试图为广播电视学提供更新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9.
侯洪  李静  冯宇 《新闻界》2001,(6):52-53
10月25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四川大学共建的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西部广播电视高级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郭宝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卢子贵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和西部十二省市的广播电视媒体业界知名学者、高校广播电视学科专家等80多人出席了此次盛会。在成立大会上,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负责人,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对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的目标和任务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针对目前西部广播电视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理…  相似文献   

20.
卢呈 《云南档案》2013,(7):49-51
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不仅关系到对该学科发展规律的把握,也关系到该学科历史研究的基本路径问题。本文回顾了当前学界关于档案学学术分期的各种观点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反思性地提出档案学学术分期可以采取的划分标准,进而突出学科融合与范式转化在档案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