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隋爱国 《文教资料》2008,(34):12-14
郁达夫小说在如何汲取古代小说营养方面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开辟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径.本文以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郁达夫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在情欲意识上的复杂关系.笔者认为,郁达夫小说有选择地传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尊情重欲的情欲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中的"性不洁观"的影响.但是,郁达夫以现代的眼光.对中国古代小说情欲意识的积极因素给予了新的审视、改造,并将古代的这种情欲意识融入其极具现代性的情欲意识结构中.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情欲表达,忧郁又是其抒情基调之一,也是他小说引起争议的一个热点。在对于忧郁的表现和利用上,郁达夫都有其别出心裁的设置。通过对忧郁在小说中的表现及其分类、忧郁的形成原因、忧郁的治疗、忧郁的书写力度等一系列问题加以剖析,以此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忧郁进行整体观照,体味其人性中处于弱势的一面的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郁达夫一生中主要的情感经历,通过对他留日期间情欲的分析,得知当时他无法超越种族上的距离以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影响了郁达夫此后对于日本的态度和政治观点以及对于他对两性的认识;另外,还阐述了他与孙荃及王映霞之间的情感纠葛,从而认识到郁达夫的信仰是情爱、诗文和酒。郁达夫把情爱作为自己的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最高的目标,他的理想便是诗意的安居在他的情爱世界里。  相似文献   

4.
冲动、压抑、沉陨--论小说《沉沦》的情欲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欲是贯穿郁达夫小说<沉沦>的一条母线.作者通过一些生动具体的小事,细致人微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情欲由冲动到压抑最终沉陨的悲剧之旅.传统伦理道德、"五四"特定时代背景、作者独特的社会经历熔铸在一起,成了悲剧发生强有力的催化剂.小说中的情欲描写具有真实而又贴切、浪漫又饱含忧郁、诗情画意交融3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小说的绝大多数都包含了一个情爱主题,一个类似于穆天子追寻西天瑶母以实现情欲与道德超脱的追寻母题。他在解决追寻母题的二律悖反时沿用了传统的“发乎情,止于礼”的模式。郁达夫心中有两个矛盾的“自我”——逆子的郁达夫与才子的郁达夫。前者是叛逆的,后者是传统的。郁达夫的内心矛盾在其小说中表现为女色与女圣的矛盾,但对女色原型的认同终占上风。这是其小说在当时能引起巨大轰动并保持长久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小说绝大多数都包含了一个类似于穆天子追寻西天瑶母以实现情欲与道德超脱的追寻母题,其女主人公形象大多包含了女圣与女色的二重性。郁达夫在处理这种追寻母题时心理是紧张的、矛盾的,但对女色原型的认同终占上风。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独特的"个人化写作"的作家,他对日俄小说的广泛涉猎、过人的文学感受力和细腻敏感的精神气质,通过对自我欲望的真诚袒露,触及了人类隐秘的情欲体验,并赋予这种体验以弱国子民的社会身份认同和两性之间的性别认同。不管是从题材还是从叙述层面上来看,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书写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在整个中国情爱书写传统中更是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早晚期小说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以传统文化为视角对郁达夫的小说进行观照,可以发现郁达夫小说所表现的名士风度与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9.
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嬗变许爱珠作为一个抒情型的作家,郁达夫所建构的小说艺术世界,不仅是自身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体认,当然,还包含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种价值涵量。在这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世界里,郁达夫所拥有的鲜明艺术个性,使他获得一种独特的与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性压抑被视作现代性征候之一而被中国知识界的精英所接受。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现代知识分子郁达夫,他的性欲望生成与表达就不仅仅是个体生理的事件与趣味爱好,而是与国家民族的现代性建构和男性现代性别主体生成缠绕在一起。郁达夫小说中有关个人情欲的狂热迷乱与苦闷压抑的妓女叙述就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通过书写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嫖娼的创伤性记忆,郁达夫宣泄了作为弱国子民建构自己民族身份的焦虑以及在强势民族面前自我身份被女性化的屈辱;而通过叙述知识者与本土底层妓女充满苦闷与愤怒的交往,郁达夫释放了自己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劣势的男性知识者性别身份的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