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确立.随着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专家发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只能从决策链末端解决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发展,更多情况下需要对决策层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问题于源头进行控制.文中分析论证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评、项目环评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以及政策环评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政策环评的实施在我国是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并论述了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现状较为全面地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听证会在我国行政管理模式中逐渐为政府所适用。就环境行政来说,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听证程序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自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听证程序后,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听证程序逐渐在实践中被适用。但听证程序立法的缺失与不足,直接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行为的实施效果。而听证程序实效性研究将成为打破这一瓶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影响分析及立法结构微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并论述了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现状较为全面地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的多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国制定出一系列控制环境污染的办法,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的背景及概念,在我国的立法状况,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思考。认为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放在公众参与上。  相似文献   

6.
略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的颁布和实施被看作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中。有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较之原来的法律规定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该法在公众参与制度的设计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突破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是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和区域环境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关键。召开听证会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环境影响特别重大或者公众争议很大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听证会方式。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听证程序虽然已有法律规定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但在立法和执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制度对于防止环境损害、改善严峻的环境意义重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对于各种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监督效果。目前我国相关环境立法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虽然有所规定,但还存在不少缺陷,需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实践,通过将原则性条文具体化等措施完善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制度,最终实现建设开发领域内环境影响的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环评报告的编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考验,新旧问题不断涌现。无论是环评报告的总则、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还是其他章节,都可能出现干扰或者颠覆评价结论的错误。以环评技术评估经验为基础,分析各种错误产生的根源,可找到避免该类错误再次发生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累积影响概念与主要特征,从评价原则、框架、技术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实践过程中累积影响评价(CIA)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累积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开展累积影响评价需要一个完整有效的EIA体系,将累积影响评价纳入到战略环境评价(SEA)的体系,可以使开发活动的累积影响在政策、规划、计划及项目的各个层次都得到充分考虑,进而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实践中公众参与环评的介绍,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目前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我国有必要增强实践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文章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阐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发展的介绍 ,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含义、方式、内容及程序等 ,并对公众参与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及意义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公民诉讼制度是继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其手段是公民通过借助法院司法监督达到推动环境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它的目的是督促政府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公共职能。鉴于此,创建我国公民诉讼制度转变政府环保职能很有必要,但由于公民诉讼是在美国诉讼体系之下产生的,移植公民诉讼是否会在我国的诉讼制度下产生排异现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区影响评估为判决机关正确适用非监禁刑提供客观依据,降低了社区矫正的适用风险,并且有利于社区矫正机构的提前介入。在实践过程中,受制于立法滞后、缺乏程序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司法行政机关开展该项工作,也导致社区影响评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亟需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依赖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效果的调查,以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课堂的案例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模拟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是《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改进,有助于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以科研促教学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总结科研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以科研促教学"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学生学术基金、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