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扬 《军事记者》2003,(7):51-51
专版是在报纸编辑实践中常说的一个术语,也是用得比较流行的一种报纸编辑形式。但在报纸编辑理论的书籍中,对报纸的副刊有专门的论述,而对专版鲜有提及。从报纸编辑的实践来看,专版是介于副刊与新闻版之间的一种编辑形式。如果要给专版下定义的话,专版应是专门报道某一方面内容的版面。比如说,地方的一些报纸辟有房产、汽车、金融、股票、体育、法制、电脑、教育、人才等专版,而军事类的报纸则开辟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专版,如军事科技、政工、后勤、院校、军营文化等等专版。专版与副刊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副刊一般不刊载动态性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让专版的“脸面”亮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劲崛起,对传统的报纸宣传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争夺读者,占领市场,各报纷纷打出“特色牌”———办周刊,开辟专版。专版已成为报纸宣传一个极具色的重要阵地。讲究专版的版面艺术,让它的“脸面”亮起来,对提高报纸的宣传效益,关系极大。解放军报作为中军委机关报,对专版的版面要求,有其独特的标准。此标准,我在分管军事部专版宣传过程中,与负责版的编辑一道,对专版的版面艺术作了一些探索。专版的定位决定版面的整体风格解放军报扩版后,有专版十几个,仅军事部负责专版就有4个半。…  相似文献   

3.
湘潭日报改版6年的实践,使我们懂得,要办好一张报纸要十分注意“准、活、特、情、预”。编辑方针要突出“准”。就报纸而言,一个专栏办得是不是有特色,一个专版办得是不是有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专栏或专版的编辑方针定位是不是准确。这几年,湘潭日报办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专栏、专版,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编辑方针定位比较准。如改大报后在推出的《农民之友》专版时,我们根据湘潭农村的实际以及报纸的特点,确立的编辑方针是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提供经济信息、提供科技知识、提供致富经验。由于这一编辑方针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厚报时代,报纸新闻专版的划分正日益细化,政法、经济、教育、娱、体育等传统新闻专版不仅家家都有,而且版面越来越多。面对这种铺天盖地非此即彼的“克隆”专版和栏目,面对报纸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如何独辟蹊径,创造特色,成为报纸真正比拼高下的砝码。武汉晚报“范春歌工作室”创刊于2004年4月1日的《人物新闻》,便是在这种同质竞争中“破茧而出”的新闻专版。  相似文献   

5.
专业报纸要有自己特色的专版专版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专版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报业格局和市场形势,报纸专版的定位和创新成了颇受新闻界关注的一个课题。现在不少综合类的报纸都结合广告设置专版,譬如《汽车》、《楼市》、《教育》、《电子》等,这些专版虽说各具特色,但许多雷同的设置却让读者没有了新鲜感,“千版一面”的现象让报纸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专业报纸的专版显然不能走这条路子。专业报纸的出路在于圈定自己的读者群,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报思路。版面的风格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开辟专版的宗旨就是为特定的读者群服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口味,这就需要专版办出独特的风格,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老年生活报》把“维权、益寿、温故、知新”作为办报宗旨,其专版也就应该围绕这一宗旨设置,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针对老年人关心健康的问题,我们把三版定为“延年益寿”版,每期必出,从健康知识谈到治病小偏方,通俗易懂,方便实用;围绕“六个老有”,我们还分别开没了“学府”、“...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报纸的专版,必须有它独特的风格,才会有较强的生命力。而在决定专版特色形成的诸因素中,编辑的主导思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从确定该版的定位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从策划选题到规范版式,是编辑意识、编辑思想全方位的展现。正是这种展现所表达的无处不在的编辑语言,决定了专版特色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8.
专业报要参与报业竞争,甚至要在与视听、网络等立体媒介的竞争中争取立足,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专业报大多不是每天出版,在新闻时效上无法与综合性报纸抗衡:由于专业报的读者受专业兴趣的制约,其受众的宽泛也远不能与综合性报纸相比:再加上一般的综合性报纸都辟有各种知识的专版专栏,  相似文献   

9.
报纸专版的兴起是媒介市场的需要。专版是报纸宣传的特色阵地,办好报纸专版,注重专版的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是报纸服务于群众的具体体现。2010年,河南省《平顶山日报》推出了健康、教育、财金等专版,以服务性为前提,向读者传播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几年来,这些专版获得读者及同行的认可与肯定。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健康周刊》...  相似文献   

10.
富有特色的“追尾”新闻专版——记香港《东方日报》“探射灯”版陈力丹用一个版的篇幅集中地深入报道一件新闻,提供大量的彩色图片和背景材料,这样的报道不少报纸几乎都做过。但若每天固定编排这样一个专版,五六年保持及时、图文并茂的特色,并因此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数码技术与摄影新观念催生下的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报纸在此时代背景下开辟了读者摄影专版用以刊载全部由公众拍摄的照片。杭州《都市快报》的"快拍快怕"这一报纸读者摄影专版即充分利用了全民摄影背景下公众的影像,并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特”,即报纸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是春城晚报20多年来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今天的晚报面对都市报类报刊激烈竞争的生存之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的报纸已进入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如何以发展、改革的眼光看待“三特”,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三特”。一、报业大战中对晚报“三特”的再认识1.凸现自身特点,实行错位竞争。在昆明的报业零售市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元钱买3份报纸,尽管这3份报纸可能从所登新闻到版式都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3.
﹃特别报道﹄的特色与经验对华西都市报一个名牌专版的评析艾风在四川声誉日隆的华西都市报,1996年7月1日扩版时又出新招,推出每日一版的“特别报道”专版。读者始而好奇,想了解特在何处:继有好评,觉得可读性强,再而赞成四起,以先睹为快了。目前报纸改版、扩...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迈着轻盈的步伐,已经向我们走来。当我们走进新时代的门坎时,扑面而来的信息浪潮,无不使入感到空间小了、生活节奏快了。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作为传播信息的新闻媒体,其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烈;争夺读者,占领市场,林林总总的报刊开辟的专版,其特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凸显。  相似文献   

15.
专版编辑往往被教导说:“编好你的专版就行了。”负责编辑的版面上一出现编辑自己的稿子,也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他把版面当成了自留地。” 我对于这样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编好专版就行了”并没有普遍性。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李瑞英,几乎每期都要在她所编版的“学者访谈录”栏里发一篇颇富特色的访问记。阅读范围广的读者也可能注意到,凡办得有生气,有特色的报纸都不乏类似现象。所以“编好专版就行了”之说,怕有点偏颇。 其次,编辑的责任固然在编,但很多时候也需要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版面,除了“易读”、“美化”的作用,还具有展现风格和特色的功能。一张报纸,往往从其版面设计的差异,就能判断其风格和特色;广而言之,报纸版面的风格,往往印有时代的烙印,并伴随时  相似文献   

17.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友》专版在选题上注意与整个报纸的宣传重点和报道主题保持一致,又与要闻版及其他专版有着显著区别,能够更加直接地与读者沟通,更好地体现报纸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一版,一般来说是新闻中的要闻版,是一家报纸的特色、风格、个性的集中体现,应重点突出、醒目有序、信息丰厚、和谐大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思想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好像坚持党性原则,把握舆论导向只是机关报的事,而子报和专刊、专版的任务是闯市场。无形中把正导向、坚持报纸的党性原则与市场对立起来。似乎坚持了正确导向,坚持了党性原则,报纸就会死气沉沉,就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把过去那种板起面孔教育人的宣传摸式,归咎于坚持了党性原则,甚至错误地认为,强化党性原则就会造成市场的萎缩。于是,在子报和专刊、专版的办报过程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弱化甚至根本不讲党性原则。在宣传上,靠打“擦边球”、“踩红线”,来追求报纸的市场“轰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