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素质教育“内化”意识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从重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的飞跃,从知识、能力并重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的飞跃。这两次飞跃并非简单的概念叠加过程,而是艰难且复杂的发展过程。即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知识直接内化为素质。素质作为教育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不同于知识、能力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内在性。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素质教育需要有“丰富营养”的教育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内化”的目的。一、边缘意识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经济所指的“知识”有其深刻的内涵,学生的知识内化为能力是指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运用能力,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知识的内化为素质,素质又展现为能力的过程,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应该注重知识的内化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把它作为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 素质教育观念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从传统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到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从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到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次大的飞跃。当前高等院校进行的一切改革,无一不围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经济所指的"知识"有其深刻的内涵.学生的知识内化为能力是指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运用能力.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又展现为能力的过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应该注重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把它作为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知的第一次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现第二次飞跃。人类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人的能力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取决于教育。  相似文献   

6.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关于认识无限发展的一个基本观点。要准确理解这一基本知识,就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两次飞跃”的基本内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即由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二、了解“两次飞跃”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目的和使命不同。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使命是在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质教育与语文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从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到新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两个重要问题是语文素质教育和语文教育现代化。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什么呢?根据现代社会的知识内涵分析,知识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素质应包含政治思想、文化、业务、身心等方面内容的角度论述了素质的“广度属性”;从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本能的过程的角度论述了素质的“深度属性”,认为素质教育应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以及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养成五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内容统一起来。并从“广度属性”与“深度属性”相统一的角度构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提倡素质教育标志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一次飞跃。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1〕在1997年,高教界掀起了一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现阶段,各个高校普遍...  相似文献   

10.
魅力在自身     
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就必须在发挥教材的思想教育性即德育功能上下功夫。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比作了一些探索,具体论述如下: 一、从实际出发和“社会引入”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思想政治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概念定义和理论知识都是抽象的理性知识,对这些知识要达到“理解”和认同,甚至更进一步内化成信念,  相似文献   

11.
高效课堂应紧紧围绕新课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特别要加强人性养育,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不仅要关注教学质量,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教师应知识与能力并重,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的知识内化为理想与信念,外化为行为,并延伸到课堂之外,并体现于社会实践中。真正的高效课堂应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高效课堂就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外显为能力与气质。素质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提高素质也应从多方面入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突出,在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人文教育的薄弱。因此,要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实践,论述了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德育先行的教育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素质”地德育的影响。“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兴趣、爱好、品格等,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的结果。“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公共课程中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知识的学习,对各种艺术门类的感知和欣赏,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德育的过程是把学校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觉行为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青少年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德育那种传统的“你说我做”,“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许多省市的政治中考都大胆实行了“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双开”考试即开卷和开放性试题的考试,考试的改革势必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影响。现在,中考复习时,老师们都由以往抓学生背书改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正符合教育改革的初衷。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基础知识是学生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起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是掌握理论知识,第二…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案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能力取向”手段之一,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教学模式的转换,它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力图实现人格塑造、传播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趋势;市场经济与现代教育理念为这一趋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由此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重新提出并得到空前重视,是有其现实和历史缘由的。所谓“素质”是就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它岛于知识和能力,但又与知识能力密不可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高,有利于他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他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所以,加强素质教育应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钱莹 《西藏教育》2023,(6):29-32
<正>“生本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现如今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生本课堂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强有力措施之一。以生为本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认识、理解、掌握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全面参与、对新知识体系不断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活化教材基础知识,激活学生自主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学习与理解学习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同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可以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探索“中国梦”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中国梦”真正内化为师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