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是前人总结和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创造性与想像力。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自己独特性的看法,会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并产生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主要思维形式"而且能够产生出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成果"这是它与其它思维形式的根本区别,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思维环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创新.正如爱因斯坦强调的:"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然而在今天,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益萎缩,即便是有问题也不敢问或者是不知怎样问.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学习就是做学问,教学就是教学生做学问。学问就要“问”。做学问须勤“问”,教做学问须善“问”。“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而是一门学问。一、谁之“问”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问”是一个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积极的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但在…  相似文献   

8.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或矛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景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9.
发展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的应有要求.心理学中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理解什么东西,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人的思维除了包含有智力因素之外,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达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积极性得以保持下去,同时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索的开端,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应从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向.  相似文献   

11.
汪志红 《甘肃教育》2020,(3):167-167
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通常会有一种惯性,每当遇见一个问题,就会按照一种固定的思维进行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对于小学生而言,遇见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按照习惯性的思路去分析。如果这一思路和问题解决途径相同,那问题便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如果不同便会形成负迁移,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思维能力是指对给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它既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的多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我在重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与积极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培养学生思维心理倾向、思维品质等进行常抓不懈,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思维的稳定心理倾向稳定的心理顺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乐于思维“的心理倾向是教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常会发生学生遇到较复杂的题时,常愿茫然,不知所措。这…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一个崭新的、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有时会给一门学科的研究带来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能力由智力、知识和技能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缺一不可。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素质,成为素质教育前提下进行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此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综合法”去思考,一般来说,根据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到底从中选取哪个问题作为新的条件,与后面的已知条件组合求出新的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思维的“岔路口”;运用“分析法”去思考,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解决一个问题时,一组或多组条件均可,要选取其中哪一组条件作为桥梁,这也是学生思维的“岔路口”。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  相似文献   

18.
万小青 《广西教育》2013,(17):28-29
“智趣”模式下的数学学习是以问题为主线,让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问题的提出、发现、解决和创造性应用,成为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过程。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观察、比较和思考。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一个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前人总结的,需要的技能是前人积累的;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更高境界,是一种能动的、理性的冲动,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实现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需要教师去认真地挖掘、培养。研究如何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教师的永恒话题。一、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学者提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担心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自己,同学们会看不起自己,能够无所顾忌地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