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下,几乎步入每一所校园,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教室有教室文化——墙壁上有“名人名言”、“学习园地”,各个角落也被充分利用,如“图书角”、“植物角”等;走廊有走廊文化——悬挂着各种条幅(如名人名言、格言等);餐厅有餐厅文化——张贴着关于节约粮食的图片、格言与警句:甚至,连厕所也有厕所文化——墙壁上张贴着“文明如厕”的标语……  相似文献   

2.
杨宏 《宁夏教育》2009,(1):63-63
2008年借“两基”国检之机,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也自然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成了学校工作交流展示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辞令”。诚然,回想参观过的一些学校,校园内的“文化墙”、“名人墙”、楼道、走廊、围墙及教室内的墙壁,大多高高张贴或悬挂着制作精关独具特色的标语警句、名人名言,  相似文献   

3.
时下,似乎每一所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你随便走进哪座校园,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教室有教室文化,墙壁上辟有名人名言学习园地;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显性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的摆设、布置,墙壁的装饰,标语张贴等。软文化是指隐性的精神文化,如班规、班风、学风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亲情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校里,我们许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硬文化的建设,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色彩丰富的名人警句、活动图片和学生手抄报等,教室被打扮得异常艳丽。我们班也不例外,孩子们暑假活动的精彩照片、他们创作的树叶贴画、设计的"我的梦想"手抄报等,我都贴到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图书角的墙壁上还张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诗句,还有文明  相似文献   

5.
叶璐 《班主任》2013,(11):22-22
小小插画寓德育很多学校教室和走廊墙壁上都写有各种各样的格言或警句,希望藉此感染学生,但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往往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我开展了“插画中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制作小插画,配上通俗的儿童话语,将格言警句生活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第一张名片。优雅的校园环境能给行走于其中的人们以美的享受,而创设这样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为了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各所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力气,字牌文化、走廊文化、餐厅文化、教室文化等都随之悄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最近去一些学校听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校都在墙壁贴上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几乎把每一面墙壁都用上了。在教室外墙、楼梯、操场、食堂、厕所等随处可见。据那里学校的教师介绍,这是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起到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下,许多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纷纷重拳出击,不惜倾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把许多“名人”请进自己的校园来凸显校园文化氛围,要么悬挂“名人画像”,要么张贴“名人名言”,要么建造“名人雕像”……花样频出。力争达到让校园里的每一棵草都会说话、每一面墙都有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格言警句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述了丰富深刻的哲理,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为了激励学生成长,并配合实施学校的“三五”德育工程“每月记诵五句名言警句”这项内容,我们班一直定期举行“格言交流促进会”。 “格言交流促进会”的内容是:展示自己所摘抄的名言警句;讲述格言警句所揭示的教育意义;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相互赠格言,共同进步。 在“格言交流促进会”上,同学们纷纷将自己摘抄的格言警句展示…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搞好班级的文化环境建设,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心态得以改善,情操得以陶冶。班级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即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人语录、格言警句、英雄人物和名人画像;  相似文献   

11.
名人名言已经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进大大小小的学校.我们都会看到教室内外高挂着的名人名言。那些方正明亮的框子,红底黑字的组合,为空白的墙壁增添了几分绚丽。  相似文献   

12.
最近去一些学校听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校都在墙壁贴上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几乎把每一面墙壁都用上了.在教室外墙、楼梯、操场、食堂、厕所等随处可见.据那里学校的教师介绍,这是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起到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名人名言已经成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走进大大小小的学校,我们都会看到教室内外高挂着的名人名言。那些方正明亮的框子,红底黑字的组合,为空白的墙壁增添了几多绚丽。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喜欢教室里干净整洁,特别不喜欢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或者悬挂饰物。学校最近出台一项新要求,就是要求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教室文化”。我想,这还不容易?前墙是黑板,后墙有黑板报。我把板报左侧框起来,将好的作业张贴上墙,成为优秀作业展。右侧呢,剪个“树形”的眉头,也框一个空间,专门为班级表现好的同学,做些小卡片,进行表扬,就叫“成长树”。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教师》2011,(31):5-7
走廊文化是以走廊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相关文化设施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主要通过设计制作的展板、标语、横幅、牌匾等形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度规范、师生作品和有关文化知识、格言警句、人物事例、图片漫画等内容呈现给师生,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升温,走廊文化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王艳  石妮 《广西教育》2012,(12):31-32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间教室、一个操场,同时也是一种环境、一种文化。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近年来,桂林市乐群小学(以下简称乐群小学)开展构建快乐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以“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的花园。  相似文献   

17.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阳光雨露 学校办学不同于经商,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学校走廊、门厅处的书画条幅、名人画像、警句格言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能够净化学生心灵;教室黑板、宣传栏、读书角、校园广播,每天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能够发挥巨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应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班级物态文化。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是通过眼睛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桌椅的摆放、墙壁的设计等来表现的。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的活动、学习场所,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室布置要有文化特征,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搭配,使教育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使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名人格言、警句、反映本班级特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有不少的学校为了营造教室的文化和学习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很多图表书画之类的东西,笔者感觉教室文化正在呈现出:“繁、杂、多、浅、乱”之势。这种教室文化的过度渲染,有时不但起  相似文献   

20.
林锦妹 《上海教育》2011,(22):69-70
踏入毓华学校的校园,随处都感受到“小小方寸”的魅力。学校走廊、专用教室、楼宇中到处都悬挂着各种主题的邮票展板。这些邮票展示版面既为学校提供了教育阵地,又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学生们每天往返于其中,感受着邮票带给我们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