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具有天然的教化力、感染力和熏陶力。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有效结合,能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净化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有效结合的途径为:用红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充实德育内容;践行红色文化办学育人,彰显学校德育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孕育下的一种具体意识形态,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丰富了红色文化体系,我们通过对延安精神德育价值的探究,加深对红色文化德育功能的启发意义。弘扬红色文化,不仅会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能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建设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红色文化具有导向、冶情、铸魂、励志等德育价值。为了促进红色文化德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自觉构建红色文化与课程统整、教学贯通、主题融合的"三位一体、多维联动"教育机制。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红色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涉及"红色"与"文化"两个词语。对于文化,人们众说纷纭,我们可以存而不论。"红色"本来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红色经典歌曲逐渐渗透到高校文化德育的教育教学中。不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红色经典歌曲中仍存在些许文化德育问题。基于此,分析了红色经典歌曲在文化德育中的作用,探讨了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文化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文化德育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传统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论述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德育体系建设融合的精髓、基础、主题和保障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挖掘各类课程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和功能等途径进行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德育体系建设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少年乡村情怀的核心是对乡村的爱与责任。传承红色文化之中国乡村精神,以红色文化培育农村青少年乡村情怀,其德育价值在于有利于增强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乡土文化自信。要以红色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青少年德育精神坐标,形成信念导航、课程融合、大课堂体验的德育运行模式,多方位培养农村青少年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责任意识和恋乡情怀。  相似文献   

7.
罗强 《亚太教育》2022,(3):52-54
红色文化资源是德育教学活动在实施阶段的重要资源保障,在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融入先进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弥补德育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还能够充分发挥德育教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彰显德育教学活动的独特作用,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保障德育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龙敏 《成才之路》2023,(16):17-20
延安红色文化作为独特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而延安时期红色舞蹈以“人民”“民族”“劳动”为立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延安时期红色舞蹈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从延安时期红色舞蹈的革命话语体系分析入手,深入剖析该时期文化艺术育人模式的价值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德育现状,探讨新的美育与德育融合推进的模式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红色出版文化是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养料,其中红色出版家、红色出版物和红色出版地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德育价值,对高职院校培养立场坚定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出版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双维度专业育人课程、创新文化传承育人载体以及拓展多方联动实践育人阵地等路径,将红色出版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出版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出版文化的德育价值,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专业特点转化为育人特色,提升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具有科学性、民族性、现代性的本质特征;红色文化具有多重德育价值,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建构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体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红色文化以体验方式开展德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范式,可以通过文化体验、情感体验、角色体验和网络体验等多种体验形式领悟红色精神,达到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舒醒 《职教论坛》2012,(36):54-57
在不同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相互作用影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针对办学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重新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德育体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论证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以突出职业性为原则,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和以实践为落脚点,构建红色文化德育体系的实施载体的思路,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正在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沂蒙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沂蒙红色文化分布广、内容丰富,具有文化资源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色。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红色文化是道德教育的理念信仰,红色文化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陶冶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教育,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环境熏陶、育人机制、网络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校红色教育育人路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促进在校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红色文化理念引领学校德育,以红色文化环境浸润,把红色文化融进课程,将红色文化作为活动主轴,探索学校特色德育新途经。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精髓,其内容丰富、真实感人、价值永恒,"红色文化"资源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教材,是新时期学校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之所以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是因为其承载、传导的文化因素符合德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和内容,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普遍性和自觉性。它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多片面地强调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物理学科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其实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有自己的特色,虽然物理属于理科范畴,强调对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但是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红色基因,而这些红色基因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于德育教学之中。虽然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其核心都是力求丰富教学内涵。教学内涵的丰富,仅靠形式的改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多样。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更重要的是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教育性强,是重要的德育素材。加强学习研究红色文化,深入挖掘其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深刻把握红色文化在个人思想引领、精神塑造,境界提升、视野开阔,方向把握、基础夯实,行为指导、梦想助力方面的作用,是做好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它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更重要的是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更重要的是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探索其开发策略,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