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改革30年,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有前进,有彷徨;有光明,有迷茫;有喜悦,有神伤.而伴随着教育改革成长起来的我更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2.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路。 有大路,就有小路;有直路,就有弯路;有平坦的路,就有坎坷的路。 有沙土路,就有泥巴路;有上山的路,就有下山的路;有前人开辟的路,就有自己走出的路。  相似文献   

3.
战胜挫折     
习雪 《少年月刊》2011,(10):25-25
自然界,有白天也有黑夜,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暴雨;有高山也有峡谷,有平坦大道也有坎坷小路……人生也像自然界一样,有幸福欢乐,也有失败挫折。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网络上流传一段视频,名为"职业学校老师你伤不起",是江苏一所职业学校的老师为迎新年而创作的作品。主角是一只汤姆猫,反复咆哮着"有木有":——"都说没升学没压力,每年上的课都不一样的有木有?一学期有四门课的有木有?同一门课每年要求还不一样的有木有……教学要求改革的有木有?传统教学要创新的有木有?要有正能量的有木有?上学期开讲座要分组、要项目、要理实一体、要信息化,本学期又说传统教学有长处要坚持的有木有?"  相似文献   

5.
武波 《教书育人》2009,(10):27-29
一个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六种素养。即有道德、有智慧、有爱心、有勇气、有能力、有行动。优秀校长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贤者”、有智慧的“智者”、有爱心的“仁者”、有勇气的“勇者”、有能力的“能者”、有行动的“行者”。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在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7.
高三.如同一段旅行.有终点。有驿站,有高山大泽.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有绝处逢生。旅行过后,终点固然美丽,但更令我留恋的是驿站.是旅行中的点点繁星。  相似文献   

8.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烙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守望…………  相似文献   

9.
领队:老骆驼(爱旅行,有活力,是一位梳小辫的萌叔叔)摄影发烧友:影子(爱玩爱画爱摄影,很帅很酷很有才)大嘴巴爆料:萌叔叔有辫子,有才哥有胡子。哈哈!老骆驼:寒假来临,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仍然阻挡不了我们渴望旅行的脚步。这次要带大家去到不同的地方,领略不同的自然风景,有山有水,有湖有海,有沙漠有瀑布……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动物,有图有真相!跟我来吧。  相似文献   

10.
高宏  刘雪 《教书育人》2010,(7):37-38
追求理想有高度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它能够给人生指明航向;理想是天空中的北斗星,它能够让迷失方向的人找到归宿。有了理想,就有了远大的目标,有了不断提升的标准;有了理想,就有了激情,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有了理想,就有了顽强的意志,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理想,就有了处理各种矛盾的标准,就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