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境在翻译中的解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语境对翻译的解释作用。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为了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语义转换,译者必须首先要理解原文,而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必须考虑到语境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语境的定义,语境的两大最基本作用,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分析了语义上的语境与语用上的语境对翻译的解释作用。作者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结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解释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文化语境赋予原文以特定的含义。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如何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3.
陈蕾 《考试周刊》2014,(21):14-15
文学翻译中,语境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语境中理解原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才能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得到最佳译作。本文简要介绍语境的几种类型,并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方面,举例说明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璐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13-114
语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原文。然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把握语境。本文以语境类型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根据其分类阐述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从而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翻译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翻译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语境对翻译具有决定性作用。译者的重要功能就是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准确地转换不同的语境。以《简爱》中译本为例,论文扼要介绍了如何结合语境将原文的真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翻译理论是将关联理论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交际过程。在这一理论观照下,英汉翻译实践可以遵循以下翻译原则,以寻求最佳翻译效果:实现和原文作者认知语境上的共鸣;准确传递原文作者意图;自觉适应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7.
张筠 《考试周刊》2013,(74):85-86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语境对于词句语义选择的巨大制约影响作用,旨在说明翻译过程的语境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和达意翻译的前提,也是一个语篇分析的过程。通过英汉、汉英的翻译例子,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语境和语域的了解和把握,否则,再高明的译者都不可能充分展示原文的交际作用,不能够忠实、准确地再现原文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通过对《画眉嘴国王》的翻译,得出一些体会,从语境和语域两个方面论述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语境分析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优劣。语境分析应从大处着眼,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小处着手,重点解决作品局部的逻辑、语法和关键词语诸问题。只有在准确把握原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够真实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进行文学翻译的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10.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原文本意义的厘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才能消除原文本字、词、句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与不确定性,才能真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本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和语境的三维层次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翻译即征服     
翻译历来体现不平等性,体现权力之争。传统译论中的“忠实”、“对等”体现原文与译文权力的不平等性,强迫翻译征服译文。而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是殖民者用以征服弱势文化的工具。这种翻译研究及翻译实践中的权力差异使翻译具备的征服性,均对翻译活动与翻译实质缺乏正确解读。翻译急需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把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手段应用于翻译实践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认为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强化语篇意识,注重分析语篇的语境问题,了解和掌握不同语类的共性和个性,这样才能明确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才能更好地还原译文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对翻译单位的界定不应该只拘泥于原文语言这个层面。翻译单位的研究应该结合人类的认知,即应该把笔译释意理论中的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意义单位是字词语义与认知补充的结合体,将意义单位作为翻译单位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素慧 《海外英语》2012,(15):142-143,164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费拉德的专著《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交叉互动性,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评述。指出带有性别意识标签的翻译,即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把自己翻译进语言中",对源文进行重读和改写,对翻译理论赋予新的意义,重新界定翻译术语等等。提高了女性译者和女性作家的身份,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商务文本的翻译讲求简洁性、准确性、措辞严谨、使用术语规范。笔者主要利用语用学的理论来分析商务文本的翻译。首先浅析了商务文本中时间指示以及零指示的英汉翻译问题,接着结合Leech提出的“礼貌准则”和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讨论了商务文本英汉互译时礼貌措辞的准确表达,最后从语境的角度,主要是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商务文本翻译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的翻译问题主要表现在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以及文学不可译两个方面,他站在知识论的立场上选择了译意,抛弃了译味,结果把文学翻译推向了死胡同。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摆脱知识论对文学翻译的限制,运用境界论的思想实现从译意到译味的层级超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构翻译语境与创造新的表达方法突破文学的不可译。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普遍忽视对翻译意识培养,指出仅仅传授技能无法满足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认为培养翻译意识,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探讨了五种翻译教学中应该培养的意识:态度意识、信息传递意识、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译无定本意识。  相似文献   

18.
“句子意识”是把握翻译技巧的核心意识,它包括句子认知意识、句子运用意识和句子吸收意识。构建和培养句子意识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语篇意识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推广应用,话语(或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展示了在翻译理论领域语篇研究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一则八级英译汉试题译文的分析,说明了用语篇意识指导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理解原文的钥匙在于把握原文的语境。译制片之所以能有效吸引广大观众,能在最短时间内传达于观众,是跟译者的深厚的语言功底分不开的,而文化语境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欲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研究其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