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编者按:成都,中国都市报的发源地,这里有过可谓"惨烈"的报业竞争.经过报刊治理和整合,成都报业市场的格局目前基本稳定.本刊记者探访成都报业发现:集团层面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新一轮竞争的特色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2.
准备去成都报界采访时,就想起席文举,可早听说他到辽宁办新报去了,便设计了"没有席文举的日子"这样的题目,希望能告诉读者<华西都市报>这两年的发展.坐到成都同行中间,更是时时感到他的存在,很快得知,席文举回来了,在呢!能见到老朋友了,我们顿时释然,虽然距离上次见面足足相隔八九年.  相似文献   
3.
市场容量的静态描述 1.市区有效发行空间受限. 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但1998年爆发的同质化竞争,让成都的媒体人至今仍不断追问:"成都到底能容纳多少张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科学仪器研制领域活跃着这样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学者,虽然已是满头银发,但是面色红润、目光炯炯,谈起令他投入了一生心血的分析仪器更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5.
很多杭州人已不记得<经济生活报>的样子.这张创刊于1980年的报纸,是<浙江日报>的第一张子报,也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创办最早的专业报之一,最高发行量曾达27万份.如今,它早已更名<今日早报>,作为综合性新闻早报,参与杭州市场上6家都市类报纸的搏杀. 梳理杭州报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我们发现,像<经济生活报>这样不断改造的例子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6.
一个生长在鱼米之乡,14岁时写的诗歌就被收入小学课本里的人,如今年过半百,戴一副厚厚的眼镜,仍显得文质彬彬。然而,无论在什么会议上,他一开口,总是自然而然地冒出那么一句开场白:“我是大兴安岭的”。弄得在场的人多少都有点儿惊诧。本来,一个江南才子,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与那遥远的大森林有何瓜葛?无奈,命运使然。当年,血气方刚的王昌珞大概是太习惯于直抒己见,对于看不惯的事,接二连三地提意见,因而接二连三地挨批判、被打入另册。62年大学毕业时,一纸通知,便把他“发配”到了北国边疆的冰天雪地。 60年代初的大兴安岭,有今天的气魄,却无今天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在如今这个电视吸引了亿万观众的年代,要让人们打开收音机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因此他们把听众的锐减心安理得地归于某些客观。然而,此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一小时的《今晚八点半》节目,却牢牢地抓住了近五亿12岁以上的听众。“万家灯火时,相聚在《今晚八点半》”,  相似文献   
8.
纪念日青睐整数,历史却常有偶然。200年前,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钟声奏响了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2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又以复杂的心情追溯自己历史上那场同样意义非常的变迁。灿烂的新生记者: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无论是创“时务文体”以求变法维新之道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还是为“警醒千年睡狮之憾梦,挽狂澜于既倒,扬国旗于将来”而论战不休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都为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这历次办报高潮无一不是当时社会斗争的产儿,同时又推动了  相似文献   
9.
黎信,本名李竹润,1942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任新华社主任编辑、新华社对外部英文编辑室主任。主要著作有《西方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编有《西方新闻作品选读》、《外国新闻通讯选评》,译著有《新闻写作教程》等。  相似文献   
10.
"好新闻在火热的生活中,在百姓的田间、餐桌上,好记者永远在路上".近年本刊多次就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组织刊发专题、专访等各种类型文章,在当前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时候,本刊除继续组织刊发有关文章,还将进行策划梳理,针对近年新闻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实际操作者的某些困惑,列出一些参考题目,以助大家有的放矢地思索、研究,期待同行发来更丰富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