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读书离不开记忆。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他在大脑中记忆了多少学问。可是,有的同学时间花了不少,记忆效果却不怎么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怎样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几点可供参考。1. 理解记忆有些同学在记忆背诵某一个段落时,对这部分内容并不理解,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当时能背诵出来,过不了多久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2. 巩固记忆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才能记得牢,记得长久。有的同学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这也能达到一定效果。但考试…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怎么利用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呢?它对高中英语教学到底起着多大的作用呢?从目前看来,有的老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背诵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老师并没有采用此种方法。因此,我们意识到了研究背诵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一、背诵的基本含义背诵是指读者对已经读过的文字、文章,仅凭记忆对内容进  相似文献   

3.
快要期末考试了,很多内容都需要背诵,这时记忆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记忆才科学呢?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有些人在事业上成绩斐然,而有些人却终生平平甚至一事无成?就学生来说,为什么有的学习好,有的学习差呢?这些问题司空见惯,却天天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5.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过好背诵关。然而,同样是背诵,有的人能事半功倍,有的人却事倍功半。这主要是由于背诵时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灵活多变,后者呆板单调。如何让学生在背诵课文时既节省时间又记得牢固呢?那就得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而且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背诵方法。  相似文献   

6.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背诵是记忆之母,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硬件”。正如洪镇涛所说:“语文这东西,不背是不行的。我们学语文,要背,而且要大背。”那么,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背诵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要求背诵的课文,很多老师也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记忆、背诵。但是,有的老师,把这项训练放在课外完成,所以常出现这种情况:同时背诵一篇课文,有的学生读几遍就能背诵出来,而有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除了学习态度不同外,这里有一个方法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记忆力强,我们应当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多读,多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蓄丰富的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死用记忆  相似文献   

8.
高丽红 《小学生》2007,(1):42-44
老师,我有一个很大的苦恼。每次考试前,妈妈都要给我找个老师进行“恶补”,我为此“开夜车”,连续不断地记忆背诵,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我尝到了甜头后,就常常使用这种方法来应付考试。但考试后,记忆的东西迅速被忘掉。下次考试,又是重复的背诵记忆,疲惫不堪。到了期末,学的东西越多,要背诵的就越多,结果是背到哪里忘到哪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曰,记得旧句子,能写新文章。这说明语言的积累(记)是作文能力(写)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知识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注重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背诵是一种记忆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记忆就是记住和回忆,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要提高记忆能  相似文献   

10.
于永正老师说过"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背下来不仅仅是古诗文教学的落脚点,有时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现在的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的他们有着极好的背诵和记忆能力,而在小学阶段背诵的诗文有时不仅终生不忘,而且终生受益。他们在背诵的过程中感受古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便能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背诵便是在积累,积累字词,积累句段,积累文化,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长时间的背诵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语文能力,有  相似文献   

11.
人们无论从事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都需要记忆。所以说,记忆是人类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生存必需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渴求具有良好的记忆,却总是对一些事物“记不住”、“记不牢”呢?这说明了有必要对记忆的规律进行探索、了解。  相似文献   

12.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朋友聚会时,最先到场和最后到场的人,往往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较深刻,而中途到场的人则留给大家的记忆模糊。背诵一首未曾见过的诗歌,首尾两句容易记忆,而中间部分则难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因为开  相似文献   

13.
王林梅 《阅读与鉴赏》2007,(4):18-18,21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背诵的优美的文段,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记忆这些内容呢?从教20年来,我尝试了许多背诵的方法,而给我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记性 ,尤其是在阅读中 ,若能过目不忘 ,那该是多么值得羡慕的本领 !到底有没有过目不忘的人 ?到底有没有记忆超群的人 ?当然有 ,有人甚至能按各种顺序熟练地背诵《新华字典》 !但是 ,他们能有如此不俗乃至非凡的表现 ,即使天资聪颖 ,却无一不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后天的努力 ,除了勤奋 ,也有利用规律的巧学与活用 ,这就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有位老师教读朱自清的《春》 ,要求学生当堂背出 ,可是有的地方同学们却一时背不出来。例如“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  相似文献   

15.
快要期末考试了,很多内容都需要背诵,这时记忆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记忆才科学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有人称之为记忆的黄金时代。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多记忆一点知识,将会终生受益。 目前,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珍惜小学生的记忆力。不分理解的、记忆的不分主次地一股脑的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这显然是不妥的。还有个别同志出自怕学生在校外玩耍,或者作为对学生犯错误的惩罚手段,这就更不合适了。 尽管小学生的记忆力很强,也不可能记住所有学过的各门学科所有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记忆什么?应该是最基本的知识,是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是未来从事建设事业的基础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乘法运算律的课始,我问:"谁能说说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学生却表现得无所适从,缄默无言.学生为什么会缄默无言呢?这促使我对课改前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做了对比:课改前的教材有运算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教师都很重视运算律的背诵记忆教学,所以学生常能"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8.
学生时代的我们,经常都会背诵或者默写古诗词,而把古诗词背串这种情况那就多了去了。近日微博上流传的串烧诗词,让老师表示鸭梨山大!同时这老师的点评太精辟了,内涵有木有?是否会勾起你的年少记忆呢?  相似文献   

19.
不少同学羡慕我的记忆力,尤其羡慕我背诵古诗词的能力高人一筹。那么,我有没有什么“诀窍”呢?有,下面我介绍几种背古诗词的方法。第一,理解背诵法。即在充分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粗粗看来似乎根本找不出它们的通俗之处,这就给我们的记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其实,只要我们先将这首古诗词中不易理解的字词,依靠工具书搞明白它们的意义,就能化艰涩深奥为通俗晓畅。我背诵柳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单词记得很好,考试却拿不了高分的情况呢?因为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单词,而不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而课文就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情景。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背诵课文中记单词,通过背诵能自然学会单词、词组和句子的实际用法,加深对语法点的理解和记忆。背诵课文的好处多多。虽然背诵课文是传统的教学法之一,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为什么要强调学生背诵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背诵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背诵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背诵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