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永杰 《中国教师》2009,(11):42-43
<正>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在谈到教师时人们往往能列举出一系列的角色——指导者、促进者、咨询师、朋友、伙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师教育》2015,(4):41-46
运用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差距等概念,从生活史的角度,研究一位新手教师的成长,解读该教师是怎样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生活历程所形成的教师信念、教师个性特征、教师学科知识,以及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的触动和支持是促使该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弥补角色差距,最终达到角色期望,成长为优秀教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角色冲突理论来分析,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原因在于规范性文件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模糊性、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学校及内部机构对辅导员角色期望的多样性、社会对辅导员角色合理期望的超越性、学生对辅导员角色专业化的期望。角色冲突导致的直接后果表现为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是解决角色冲突的必要要件。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2013,(2X):50-50
<正>教师角色应赋予新内涵。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角色是建立在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上面的。这些期望,从另一方面说来,是来自别人对我们期望的主要方面。"因此,教师角色特点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素质要求和教师对自己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意识。国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教师在社会变革中所担负的使命及角色起了变化。欧美一些人士认为,未来教师角色应具有人文特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原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了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角色关系是一种围绕教育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角色互动的结果。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探讨目前高校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主要表现为:师生角色间冲突、师生角色不清和师生角色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角色规范的表面化使得师生角色行为缺乏指导和制约、角色期望的模糊不清或者冲突使得师生角色行为无所适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角色环境入手明确师生角色规范和期望、从角色主体入手强化师生对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同两方面改善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师角色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随时代发展而变迁。智能时代对教师角色转型提出了新要求,角色转型对教师发展具有引领意义。国内学界已有不少关于教师角色转型的研究,但研究共识尚在形成之中。探讨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研究的共识,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转型研究态势和推进相关研究发展。对国内二十多年来学界有关教师角色转型的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学界对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的共识表现为七大角色:引导者、学习者、设计者、组织者、研究者、心灵塑造者和评估者。这些角色既是智能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诉求,也是教师角色转型的具体指向。  相似文献   

8.
自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效果为人们所承认以来,“教师期望”的研究一直很活跃。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现将国外该项研究所集中的主要方面概述如下: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很多学者考察了“教师期望——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角色的原意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而在教学实践这个内容广阔的舞台上,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简而言之是角色。其角色技能如何直接决定着能否高效、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应掌握的知识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是学生包括学校的教职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对教师角色所给予的期望。这种期望总的说来要求角色:知识广博、教学有方、为人师表、亲切热心、公平合理等。从制图教学来说,教师角色从知识能力和人格特征方面要有突出的图文才能、气质、表现。二、教师的角色技能 角色技能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能有…  相似文献   

10.
薛祥 《海南教育》2014,(12):15-15
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教师期望:概念、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皮格马利翁效应问世以来,国外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教师期望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教师期望模型、影响教师期望的因素、以及国外教师期望研究对我国同类研究的启示做一些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教师角色"是指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我们充分地扮演好这个角色、提高教学效率具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视野中的角色是指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地位的外部表现,是社会期望与社会规范同角色主题行为的相互融合。教师角色是指教师表现出来的由教师特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能符合社会对其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教师作为社会人,经常往来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之模,并享有较高的社会资本;身处学校,教师面对学生化身为真理的象征,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行;身处家庭,教师要明白怎样有效转换身份做合格的父母及儿女,完美的教师角色扮演能成就自我,教师通过专业发展能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授者、榜样、集体领导者等八种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视野中的角色是指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是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与角色主体行为的融合。教师角色是教师表现出的由其特定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往来于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身处社会,教师被视为道德楷模,拥有高的社会资本;身处学校,教师面对着学生化身为真理的象征,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行,与同事要以和气合作的姿态交往。完美的教师角色扮演成就自我,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实现自我;身处家庭,教师要明白怎样有效转换身份做合格的父母。  相似文献   

17.
笔者的调查表明,现时我国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存在差异并表现出以下特点:变与不变的共存,一致与冲突的共存,合理与不合理的共存。为了调适存在的差异,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应尽可能做到合理性和可行性、主体性和实践性、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教师自身也应重视角色学习,提高角色认知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适应能力;重视沟通,积极寻求契合自身的角色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生对于教师的角色期望是指教师群体在教学管理、教师的品质态度、教学技能等方面所应具有的理想特质在初中生观念中的具体反映。本文主要立足于初中生的教师角色期望问题,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初中生作为初中教师群体的现实作用对象,他们对于教师的角色期望不仅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的教师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之间的差距,以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分析来自不同主体对教师的期望,揭示教师在多种期望形成的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中,最终选择实然角色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蒋衡 《教师教育研究》2002,14(6):72-77,57
本文首先廓清在西方文献中的“教师”和“角色”的定义 ,然后从西方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概括出宏观和微观两类理论研究视角 ,继而归纳出教师角色的四个向度——即在社会因素、学校与课堂情境和个人发展诉求下形成的教师的社会角色、学校角色、课堂角色和自我职业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