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改革是世界各国都在考虑的问题。以课程改革为例,各国大都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我们国家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我们的新一轮课改也要引进探究性学习,以改变过去我们的学生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训练性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性学习,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注重了接受性学习,而忽略了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其实,就学习过程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本文就以小学数学为例,谈谈这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整合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探究性学习的条件及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才能组织、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唤起师生元认知意识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建构适合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性教学思想。怎样使学生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探究性教学相得益彰,有机地结合,笔者认为,唤起师生元认知意识,保证探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创新型学习方式的基础。它实现了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趣味性,为新课改的实施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为了使新课改在我校全面实施,让全校师生在理论上弄清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方法上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取得素质教育的全面成效,我们实施了“理论学习转变观念,领导作课引航指路,组长和教学骨干示范互相切磋,教师逐步试行推广”几步走,使探究性学习在全校扩开,并取得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6.
1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一词,最初由“inquire leafing”翻译而来,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使用科学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探究性学习可视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它并不排斥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王建萍 《考试周刊》2013,(45):56-56
教师应从探究性学习并非完全等同于研究性学习、探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应有效整合、探究性学习并非让学生自由探究、探究性学习并非只适合在新授课中开展四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对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理论 传统的学习是接受性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陷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胡同;新课程下的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后两并不是对前的彻底否定,而是一种发展。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现今的语文,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探究性学习方式应在创新的层面上夯实基础。怎样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自然有机地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取得效果,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应积极研究、探索和尝试的.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性质是怎样的呢?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的两大主要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建构主义转变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的观念和行为。教学方式受学习理论影响,以不同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将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学习建构主义,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之一。本文就学习建构主义。转变教学方式谈些肤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2.
In a course 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study questions were provided that also appeared as test questions in the course exam. This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support students in active processing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tudy texts, and study planning. Data were gather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tudy question use would be beneficial to course grades. In addition, the way in which students evaluated the method was studied. It appeared that the number of study questions answered prior to the exa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ourse grades. Students were generally positive about the use of the questions in terms of their stud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3.
以往班组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以执行为主,以完成指标为目标;而学习型班组则注重全员的学习力、创造力和自我超越能力持续不断的提高,由过去的“一人管“变为现在的“人人管”,由过去的只注重结果变为过程、结果都重视,由过去的班组单一抓政治学习变为政治、业务学习双重视,由过去单一重视产量变为指标创水平和创新、发展都重视。莱钢通过构建“一个机制四个平台”,实现了班组建设的转轨变型。  相似文献   

14.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自主创新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最直接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开展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优化学生学习心理结构,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论学会学习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的时代,出现了知识增加的无限性和个人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教育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传授一套固定知识的过程,而是传授各种有效的方法,去取得任何特定时刻所需要的知识,即"学会如何学习"。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让青少年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学习方法也比较差,他们大都停留在多读、多背、多记、多练、做作业等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加强,学习层次应该提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1]  相似文献   

17.
塑造具有学习型人格的学习型教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习型人格就是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观念,具有持续、快速、终身学习力的人格。教师的学习型人格是由道德人格、学术人格、教学人格、学习人格、政治人格五个人格要素构成。学习型教师就是具备学习型人格、能够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与学术创新的创新型教师。"两课"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快速的学习力和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产生学习土的实验技能迁移问题的由来,概述了在土的实验技能学习中的技术支撑条件与涉及的各类实验项目,分析了学习迁移的心理学理论意义,讨论了掌握学习迁移的认知策略与控制的具体途径,并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对个案举例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试论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性学习是近两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其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它具有探究性、自主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其实施过程和评价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中MATLAB的应用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调控作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作用、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