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下,随着报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民生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新闻成了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民生新闻也成了报纸占领市场,争取读者,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最重砝码,党报如何才能做好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我们须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昌日报》围绕实现“全力打造宣传影响力,努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这一目标,在努力发挥地方党报权威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民生新闻的价值,坚持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丰富了党报的民生厚度,弥补了党报在服务读者上的不足。可以说,《许昌日报》能够连续三届获得河南省“十佳”报纸荣誉称号,民生新闻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突出了民生问题这一主旨。民生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关注的着力点,是群众关心、社会热议的焦点,也是难点,对于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来说,如何以民生新闻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民生问题的引导更好地实现“三贴近”原则,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已成为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出彩”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邢映纯 《新闻传播》2006,(11):62-63
近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新闻界十分盛必上行,尤其是省市晚报、都市报。“无民生新闻不火”已成为当今不少新闻人的共识。那么,各级党报能不能也来打“民生”牌?党报的民生新闻又该如何定位、展现哪些特色呢?对此,笔者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  相似文献   

6.
在报业竞争日益加剧,各类媒体都在千方百计寻“热点”、“卖点”新闻的时候,地市党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的体会是:发挥地市报接近基层的优势,积极关注民生,做好相关报道,利于增强地市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地市党报优势反映基层群众心声报纸贯彻落实“三贴近”的要求,要在诸多方面努实践和探索,但毫无疑问,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关注民生、做民生报道成为各主流媒体共同关注的重点,绝不是然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之后,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闻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7.
寻找新闻与宣传价值的契合点 与生活类、都市类纸质媒介的不同,党报要讲政治,这让党报常常只顾“讲道理”,其内容宣传价值有余,而新闻价值欠缺,而理想的党报新闻需要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当中的契合点越大,“新闻纸”的含命量就越高。分析党报“讲政治”的内容,不难发现,“关注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期待的。因而关注民生的议题具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党报热线的定位是民生报道.如果民生报道中缺少了有关农民的报道,就难以成为全方位的、全民生活的报道.党报热线的编辑记者要树立一个“大民生”理念,即党报热线离不开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既要关注市民的生活,又不能将农民的生活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9.
党报把民生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来抓,已是大势所趋。何为民生新闻?我国首次出现“民生”的概念是《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老百姓的生计。后来这一概念扩大到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等。因此。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由于党报民生新闻与市场化相伴而来,党报在抓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上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此,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并跳出这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优化党报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成为各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然而,由于各报共同致力于此,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民生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质化。如何在同质化的情况下保持民生新闻报道的竞争力,足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党报民生新闻的策划?笔者认为,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策划,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民生,有品位地包装新闻”。  相似文献   

11.
余斌 《新闻前哨》2010,(6):48-50
时下,民生新闻在地州党报属供不应求的畅销品。说其畅销,是因为上至地州党政,下到各族读者,无一不从民生新闻了解党和政府的爱民举措、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近几年,我区不少地州党报相继增设了民生栏目或版面,像《巴音郭楞日报》“社会城事”、“民生民声”、“实用新闻”、“法治在线”、“天天健康”版,《阿勒泰日报》“服务信息”、“社会广场”、“通风报信”、“中亚商机”版等。  相似文献   

12.
关注全会程序性宣传、忽视日常实质性报道,生硬会议消息集中、鲜活民生新闻缺乏,是目前不少党报政协宣传报道的“软肋”。作为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率先开设《人民政协》专版的地市级党报,《宁波日报》的《人民政协》专版坚持在“关注民生,引导舆论,服务大局”上下功夫,使党报成为宣传人民政协的主流媒体和鲜亮“看点”。  相似文献   

13.
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报道内容,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努力的新课题。嘉兴日报在做好民生新闻这一课题上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特别是倾听民生、反映民生的新闻专版《党报热线》,更是受到市领导和市民的充分肯定。本文试图通过嘉兴日报的探索和实践,就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魏明艳 《新闻窗》2011,(1):72-72
今年以来,《安阳日似》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原则,尽持让关乎民情、民意和民生的新闻刊发在鼗闻版,彰鼎了党报服务意识、民本理念的回归,从而扩大了党报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纵览1月份的《安阳日报》要闻版,可以说是集中地显现了这一办报理念,“放大”了党报的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多元立体的媒介传播格局下,持续推动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的高质量发展,达到贴近民情、贴近民生、贴近民意的效果,是摆在各级党报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打造民生新闻新高地,成为省级党报集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早在2012年6月21日,江西日报便开设“党报帮你办”专栏,  相似文献   

16.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民生新闻强调的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要关注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重大事宜。如时下我们所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保是民生之依”,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的报道即是党报民生新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时下,党报都把提高报纸质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仅仅是党报应对报业竞争的一个方面。这几年,各级党报在坚持“三贴近”上做了许多工作,借鉴都市报的办报理念和经验,更加关注民情、民生、民意,关注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党报的可读性增强了。党报在权威性、可读性都提高的时候,党报的发行仍然没有多大的起  相似文献   

18.
李健 《青年记者》2015,(8):29-30
《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民生"一词出现的最早记录。《辞海》则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民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散发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和各类民生新闻栏目的崛起,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和较强的可读性,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然而一直以来,党报给人以政策性强、面孔严肃的印象,民生新闻似乎成为党报的"短板",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误解或曲解。其实,党报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党报中,宁波日报15年前率先开设了《人民政权》专版,以后每月用一个整版篇幅刊登反映人大工作的报道。长期以来,各级党报人大报道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工作性、宣传味偏重,而吸引力、感染力不足”。为化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宁波日报积极探索将“民生”作为提升人大报道影响力、亲和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宫建华 《新闻世界》2009,(11):44-45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党报做强民生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为内容的民生新闻.不仅事关群众利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改革新闻宣传,提高党报公信力,增强新闻可读性的生存、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