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辅 《教书育人》2010,(3):30-30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像空气一样散布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前几年,相当一部分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置国家"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于不顾,在实际工作中把德育和智育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为了不影响升学率,德育一手软.智育一手硬,德育工作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摆设.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基础教育生命之所在,是学校教育之魂.以现代德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主体·生活·体验"三者结合的德育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激发情感,收到了显著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要从"德才兼备"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德"字当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委教育、法制教育."作为肩负教书育人之重任的政治学科教师,要对德育教学有高度认识,积极将文化知识传授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政治课教学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提炼玉石文化精神,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我们选择"玉"作为发展学校优秀文化的媒介和载体,创新提炼出"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的玉石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以玉立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培育光耀中华之"现代君子"与德业双馨之"现代良师",建设有品位、有品质、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校对学生心理的重视,部分学校着手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心理辅导.同时,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也逐渐发展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学校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多由德育教师和团队干部兼任.  相似文献   

6.
教育以德育为基,德育课程是德育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在建构小学关爱教育文化的背景下,学校逐步确立了德育课程文化理念。同时,开发了"两善"德育课程,让德育课程"立"起来、"实"起来、"统"起来。此外,通过专业引领和完善评价体系两个方面培养了一批具有关爱品质的教师。学校德育课程在文化理念、实践开发、师资培训方面得到自上而下的层层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秉承"崇德尚士"校训,立"三水"大地,筑德育之"堰",守职教初心,待职教花开。学校紧扣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精心设计"浸润"式系列德育活动,通过诵读学传、青年学习社、与人生对话、践行雷锋精神、学寄语展担当等精品德育活动,激荡心灵,启迪人性,催生美好,树立信心。在"水润"德育的滋养下,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德育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学校品位不断提升,向"有高度、有温度、有情怀、有远方"的办学目标贴地前行。  相似文献   

8.
"三位一体"是一种联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对学生全方面开展德育的教育方式。从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学校与家庭结合,开展家校互动;学校与社会结合,开展区校互动这三方面来论述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之建立。  相似文献   

9.
学校坐落之地是对乡村学校德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空间。学校布局调整使学校从村落迁移到集镇,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这一"李书磊命题"应变为"集镇上的‘国家’",要超越"村落视角",发展出"集镇视角"来看待乡村学校德育文化空间问题。通过对一个多民族农业县的个案研究发现,集镇把学校和村落编织起来建构了"向城近农"的文化空间。集镇文化空间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为:城乡经济形态的碰撞对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出了挑战;在学校和集镇形成了并行的多元文化环境,使学校面临文化冲突;不充分的城市化造成不道德的集镇公共生活,消解了学校的德育效果。学校与集镇应建构具有道德凝聚力的整体环境,具体而言:利用集镇的文化过渡性树立调和性德育目标;在校内外共同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以学区集镇为中心建立教育性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所建筑职业中专校,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育人先育心"的办学思想,积极打造"心灵建筑"的教育品牌和建心文化,确立了"建设人生、筑梦天下"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雕梁画栋"的学校精神,高度关注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着眼学生积极的未来人生建设.提出了中职德育实践的新模式——德育"心"模式,即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规范、品德养成、人生价值观教育同积极心理素质发展教育结合起来,在满足心理需要的前提下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以"心"促"德",以"德"育"心"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一种社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装置",其必然隐蔽着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与影响.因此学校"空间"蕴含着"生活德育"功能.然而,学校"空间"在促成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可能的同时,由于其道德规范的预设性、道德标准的专断性,道德逻辑的功利性.使得"空间"本身也成为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一种限度.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学校"空间"中生活德育的可能、机制及限度,进而促进学校"空间"生活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更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德育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高校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对德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教学有相当多的人不感兴趣,不够重视,其教学效果较差.据此,分析了原因,就"两课"的课程结构、教材建设、教育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一、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德育认识存在误区 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等与德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对德育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如有的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做人"的功利思想;如社会上认为"德育万能",德育效果能一蹴而就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市以"德育五化"为基础,以"六大教育"为抓手,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大力整合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努力改进德育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一、以"德育五化"为基础,完善德育工作体系1.德育队伍专业化一是各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保证了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二是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效果不佳,存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德育实施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等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应使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改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无不为"对抗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班会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地组织班会,可以及时解决班级常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增进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在目前"重智育轻德育"的大环境下,班会课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爱要不要"的摆设,更不要说科学合理地组织班会了,班会课作为德育阵地的功能被大大削弱,德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大大缩小。一、目前不科学班会课的形式1.大包大揽型。这种班会课的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包揽了  相似文献   

17.
<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解答疑惑,同时也被赋予了育人的职责。德育渗透,即从落实德育首位的要求出发,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包括校外,课内外),把德育内容与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其他内容的教育教学时,结合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使之成为一切活动及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和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谈到德育工作的体会,北京十一学校李金初校长结合十一学校近年来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德育的主体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具备"先见树木、再见森林"的德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和他们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德育是肯定有解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广大中小学校来说,德育工作不像教学工作那样明确、具体,甚至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笔者在长期的中小学德育实践中提出四点思考,即师德育德、课堂育德、课程育德和活动育德,这四个方面是中小学德育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20.
“德育为首”“德育为先”提了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为学校一把手的校长在骨子里没有把学校德育真正重视起来,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仅从中小学校实际来看,有几个现象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