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电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它依托着新媒体的崛起而迅速成长,并凭借其碎片化、自主式的传播优势,逐步成为时代的宠儿。由于微电影的"微"字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的大电影,它要求制作者在相对简短的时间内,将电影的情节、主题以及情感渲染等诸多因素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至此,本文将围绕着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展开,浅析微电影的制作模式与传播模式,以期更好地探清微电影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盛楠 《报刊之友》2012,(11):95-97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影当中植入产品或品牌广告,还是刚刚燃起火苗的在广告当中植入电影——“微电影”,都是试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试图说服消费者的过程。本文从传播活动的五个环节出发,分析了从植入式广告到微电影的发展,以促进我国不同广告形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12年11月发布起,聚美优品80后cEO陈欧“为自己代言”的一段励志微电影广告在网上蹿红。以梦想为载体的广告词直击人心,好评如潮,也引发网友竟相模仿造句,进而催生了2013蛇年第一个网络文体“陈欧体”。微电影与广告的跨界合作,必是当前内容营销时代的大势所趋。微电影广告一改传统的“广告植入电影”,而让“电影植入广告”,通过动人的情节、含蓄的方式表现品牌,从而使受众的好感度大增。在当前微电影蓬勃兴起之际,及时观察总结提出建议:一则好的微电影广告要有其特色,坚持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才能在广告的路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微电影成为了一种更流行的媒体传播手段。相比起传统的大电影,微电影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电影播出时间不超过30分钟。而正是微电影这种短小但叙事性强的特性,让许多广告制作商看准了商机,将广告植入进微电影中,或是直接拍摄微电影式的广告宣传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起传统的硬性广告,这样的软性广告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人们能够在微电影观看的过程中就慢慢记住商品的特性,达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资本介入的商业微电影在相对大的投资规模,专业的制作实力等因素下已成为当前媒体生态中微电影发展的代表类型,而植入广告则是商业微电影保持艺术特征和生存发展的握手点。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微电影与电影、电视剧的广告植入模式,来为微电影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微型屏幕介质上和移动观影状态下,单情节微电影日益成为主流。单情节微电影通过简化和纯化的设定,来制造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并唤起观众的认同感。本文从创意启发、人物设置、情节结构、影像传达等四个步骤对单情节微电影的剧本创意技法做出初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7.
在微型屏幕介质上和移动观影状态下,单情节微电影日益成为主流。单情节微电影通过简化和纯化的设定,来制造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并唤起观众的认同感。本文从创意启发、人物设置、情节结构、影像传达等四个步骤对单情节微电影的剧本创意技法做出初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8.
微电影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民间草根阶层创造的供娱乐、消遣的微电影;二是广告商为宣传产品投入制作的广告。微电影广告改变了传统的广告植入电影的模式,在电影中植入广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本文以曾风靡网络的由“六神”拍摄的“花露水的前世今生”为例,分析微电影广告营销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吴扬 《出版广角》2016,(22):63-65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原因及微电影广告发展入手,从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多样、传播受众的互动、低成本高效率等传播优势分析微电影广告之“不微”.  相似文献   

10.
周懿瑾  简浩然 《现代传播》2015,37(2):117-122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网友评论进行分析,探索营销性微电影中品牌植入的显著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植入的显著性越高,品牌认知越高,对品牌的购买意向也越高。微电影对受众的情绪唤起会让其有更积极的品牌态度,产生较强的购买意向。这种效应在植入显著性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此外,品牌高显著性植入并不会带来受众的反广告化,反而是在低显著性植入,且又被受众发现其营销目的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引发受众对广告的反对。最后,研究发现,明星、名导演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受众的品牌态度,但是会影响受众对微电影的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刘艳蓉 《视听》2016,(1):122-123
为了厘清微电影广告与传统电影植入广告,在制作方式、呈现形式、诉求方式以及传播媒介之间的区别,本文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证案例研究,发掘两者在广告传播中的不同沟通特征,以期为广告主的广告投放以及电影的制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让电影艺术与商业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微电影《老男孩》的上映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电影快餐”也引起了新的讨论。微电影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未来电影市场的影响又有哪些?笔者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新芳 《今传媒》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盛楠 《今传媒》2012,(9):69-70,83
微电影广告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兴广告形式,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来推广产品和品牌,特别是众多的汽车品牌。本文主要针对"微电影"广告和汽车品牌的不解之缘,具体分析微电影广告模式和创作要素,进一步挖掘这种介于电影和传统电视广告之间的全新广告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新芳 《报刊之友》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广告冲击力的减弱和网络营销的兴起,微电影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不仅迎合了碎片化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也为广告主的品牌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论文在梳理微电影传播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商业微电影代表作,从受众、题材、剧情、制作等方面探讨微电影植入营销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7.
王亦男 《新闻世界》2013,(7):277-279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大发展,微电影成为一个新兴的传播产业,微电影有着电影般细腻的画面效果又依托着传播广泛的网络为载体,已然成为电影艺术中一朵奇葩。本文以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微电影作为切入点,将微电影中的色彩与光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求光线与色彩对观众心理影响的重要意义,对微电影的研究和制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结合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创意的电影故事构造,将微电影品牌和当前的价值观进行升华。本文在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后,就微电影目前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解,针对传播特点展开具体分析,最后给出在复杂的网络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在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得出结论,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给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新媒体形态,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对视频内容碎片化、即时性及个性化的诉求,同时又可进行品牌植入,发挥广告效应,构成有效的营销模式。微电影广告无论是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传播渠道上都有所不同。了解微电影的生存及发展优势,探索其整合营销之道,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挖掘微电影的巨大商业价值,为互联网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相似文献   

20.
微电影:媒介融合的新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媒介融合和整合营销传播大环境的影响,《一触即发》这部好莱坞电影式"微电影广告"的新颖亮相引来了业界和学界对商业类微电影的广泛关注,且评价颇高。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应理性看待微电影广告,谨慎投资,微电影广告本质上是植入广告的深度发展,尽管它迎合了现代消费模式迷你化和快餐化的趋向,但相对于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较高的正规电影,商业类微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对消费者的黏附力都需经过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