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棺葬是继新石器时代以后整个藏彝走廊地区最主要的一种考古文化遗存。藏彝走廊石棺葬文化族属的“羌人”说和“氐人”说均难成立。从汉代史籍记载来看,藏彝走廊地区与石棺葬文化相对应的人群应与《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载的徙、筰都、冉駹、巂、昆明等五个部落相关。  相似文献   

2.
营盘山遗址——藏彝走廊史前区域文化中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献记载内容和考古发掘成果表明,在构成藏彝走廊的六条南北流向的大河水系中,岷江上游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茂县营盘山遗址发现了下压奠基人牲坑的广场性质遗迹、各种类型的房址、陶窑、灶坑等现象,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也是藏彝走廊五千年前的区域文化中心,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以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是岷江上游地区一种新发现的以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地方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从"藏彝走廊"分布域——多民族活态分布与多元民族活态文化;"藏彝走廊"语言域——藏、羌、彝语支是走廊鲜活的语言主体以及"藏彝走廊"文化域——岷江流域古遗址凸显厚重的古羌文化三个侧面探讨藏彝走廊文化域中的尤为凸显且厚重的羌文化元素,以此实证:无论从多元的文化角度,还是从具体的民族学视角,古羌文化作为藏彝走廊的重要文化积淀和藏彝走廊文化的最重要组成之一,从丰富和发展学术的客观视角来看待民族走廊,把"藏彝走廊"定义为"藏羌彝走廊"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对西藏和藏彝走廊地区大量的实地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西藏争藏彝走廊地区碉楼的分布、形态、功能等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探讨在藏区存在的碉楼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为例,对从国家战略层面打造和提升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重大意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比较优势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并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的着力方位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阿坝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资料,以探讨春秋至两汉时期复杂的人群与文化面貌为切入点,具体阐释了岷江上游因独特的通道与走廊特点而表现出来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川西高原氐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这无论在文献还是考古资料中都有据可证。氐、羌同源异流,原居西北甘青高原,后分化为两族。西羌分布极其广阔,除黄河上游甘青地区而外,还南及岷山之域。从考古学并结合历史文献考察,岷江上游石棺葬应是氐人的文化遗存,雅砻江、金沙江和大渡河流域的石棺葬,则应是羌人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时期藏区的经贸活动中,藏彝走廊一直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以川藏道、滇藏道为主干,覆盖众多支道和小道而形成的交通网络,成为藏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更重要的是,藏彝走廊地带是藏区经贸活动的重要载体,康定、雅安、松潘、迪庆、巴塘等城镇也发展成为了藏区经贸活动的重要支点.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经由藏彝走廊并穿越整个藏区的高原丝路、茶马古道无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西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发表了初师宾《丝路羌中道小议》一文(以下称“初文”),读后颇受教益。但问题似乎还有研究的必要。为了探求真理,我也谈点意见,以求指正。在谈正文之前,先谈谈“羌路羌中道”这一名称的提法。汉代称羌中的地区比较广泛,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敦煌郡,氐置水出南羌中;陇西郡,洮水出西羌中;蜀郡,《禹贡》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大致从敦煌起至蜀郡西,凡是羌人活动的地方,都称羌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生态分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吐谷浑时期是一个转折点。吐谷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区的强大地方政权.但对西南地区的民族迁徙历史和文化渊源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之一。长期对民族迁徙大通道藏彝走廊北部的控制。使氐羌族群迁徙西南地区的脚步终止。同时对云南地区民族分布格局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处在东北、西北和西南“Y”型文化带中的核心区域,因此对西南民族生态链——“茶马古道”的开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于我们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多元认同产生的历史生态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5.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书籍编辑工作中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是著作权纠纷问题,解决著作权纠纷应采取如下应对之策:签订出版合同;审稿中尽"合理注意义务";稿件加工整理中应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诗经>中的"文"作为"文德"之义,是周人的创造,有特定的内涵是天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和襟怀,是人的品德的最高境界."文"起源于"赋",其中有远古宗教色彩,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二者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是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而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此教教义的主要成分。二者都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特色理论,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