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舆论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利之外的“第四种权利”。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利”是否健康自由的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利之外的"第四种权利".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利"是否健康自由的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雪英 《青年记者》2007,(14):160-161
众所周知,司法工作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需要与社会保持适度的隔离。相对隔绝各种公共权力、社会势力、社会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使法官“忠于事实、忠于法律”独立审判。但是,一些媒体滥用“第四种权力”,使“媒体监督”蜕变成了“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的勃兴,肇始于美国大法官斯特瓦特创设的“第四权力理论”。所谓的“第四权力”就是指新闻舆论。事实上,它不是国家权力,但随着新闻媒体在社会政治、经济、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发挥着重要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这是新近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句表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权力”来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依笔看来,要成为一面好的“防火墙”.一个好的“减压阀”,媒体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数字出版新理念
  著名学者丁雁秋曾经提出过一种“循数理论”,指出在数字时代,数据不仅挤占了政治权力的运作空间、扩展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范围、提升了文化创意的产出速度、改变了社会变迁的计量成本、拓宽了法治裁定的适用领域,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继舆论权力之后的“第五权力”。作为一种优于“技术垄断”的“数据垄断”,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同样适用“循数原理”。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后期所酿生的一种新闻出版业新样态,这种出版模式得益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成长于权力广泛涉足于社会各领域的政治生态环境,代表着未来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当代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新闻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媒介崇高的社会责任,是其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在向着这一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媒介首先必须完成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契合。于是,我们看到,在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力量的干涉和重塑之下,西方新闻舆论监督拥有的只是表面的繁荣,其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无奈。新闻舆论监督在西方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价值基点西方各国的新闻媒体程度不同地享有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小视的角色,“无冕之王”、“第四种权力”等都是对媒体这一功能的诠释。新闻舆…  相似文献   

8.
乔云霞 《新闻界》2003,(6):27-28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它既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运用舆论监督权力是现代社会弘扬的一种民主政治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国家推崇的一种宪政信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全面振兴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要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9.
“舆论”被一些学者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独特的监督作用已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强大力量。舆论监督被公认为实现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机制。作为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舆论监督既是职责所在、民生所系,更是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0.
李湖 《记者摇篮》2004,(9):26-26
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监督,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具有强制力.它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反映公众诉求.影响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产生社会压力.达到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行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湖 《记者摇篮》2005,(1):51-51
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监督,不同于行政、司法等公权部门具有强制力,它主要是通过媒体曝光反映公众诉求,影响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产生社会压力,达到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行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的作用 西方历来将新闻从业者称为"无冕之王",新闻舆论被当做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可见新闻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么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多大作用呢?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把“社会舆论工具”作为“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表明社会公民运用新闻工具表达舆论是一种权力,是对国家的一种重要制约因素。政治权力机构对公民的舆论所持的不同态度,是社会机制功能强弱和机能活力大小的尺度。新闻舆论要受国家根本大法、党政大政方针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制约,需要正确宣传和贯彻。而社会政治权力机构对新闻舆论活动也起着重要影响:开明大度积极支持者,能加  相似文献   

14.
用“第四权力”(the fourth power)或者“第四部门”(the fourthbranch of government)来指称新闻传媒机构,在学界已经蔓延开来。《第四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①尽管  相似文献   

15.
谢辉  姚莉  李媛 《新闻前哨》2007,(12):41-42
有一次网上聊天,网友问我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如实告之——新闻工作者。“你们传媒厉害呀!要谁死,谁就死”,网友随即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生杀予夺?传媒当然不可能拥有封建时代皇权般的力量,这位网友的意思不过是传达出公众对媒体的一种印象:权力。诚然,大众传媒因掌握着话语权而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中心之一,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权力”。我们知道,一个健康运转的社会,任何权力都应有其边界,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1850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际述评(三)》一文中论述法国政治形势时写道:“当报刊出版物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它是广泛的无名的舆论机关;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其中“第三种权力”的德文对应词是“diedritte Macht”,他们以此来论述法国报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界和媒体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中国共产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非常形象而深刻。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权力(包括公权力和私权力及介于其间的其他权力类型)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辑室):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竭力宣扬新闻仅仅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游离于意识形态之外,以及新闻媒体要成为“社会公器”、成为制衡政府的“第四权力”等观点,客观地说还是有一  相似文献   

19.
朱健 《新闻记者》2005,(8):61-64
2005年第5期《新闻记者》发表陈先元先生的文章《传媒权力是大众社会的一种公权力》,文章在对大众传媒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就其性质而言,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不能为私人、团体、派别等少数人员所垄断”。陈先元先生对传媒公共性分析颇有见地,但认为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的观点则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所拥有的是“权利”而非“权力”,下面将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20.
姚萍  赵永行 《大观周刊》2012,(48):191-192
高等学校权力结构由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和外部权力四部分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四种择力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但是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出现诸如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萎靡、学生权力缺失和外部权力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