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现状,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围绕“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的制度分析入手,基于现实的实证研究使得人们的视野转向实验经济学。最后列举了一些制度分析可以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都源于古典学派的竞争理论,二者都强调竞争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但二者关于自由竞争的前提条件、竞争的目的和手段、竞争的形式、竞争的作用、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存在一系列分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竞争理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精髓,了解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促进我国全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过度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等。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6.
从比较研究的笔视角,就西方经济学、经典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及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三者的比较研究中所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三种经济理论的理论共同点和差异,着重说明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的突破和扬弃,从而引申出下述结论;一种融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在内的,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基点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即将"临盆"。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革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和演化的重要特征。笔者通过地经济学流派、新学科和新理论产生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经济学概念的革新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指出经济学概念形成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源泉,强调在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方法是要注意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概念,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是指导、主流,西方经济学是参考、借鉴,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应有正确的、科学的态度。经济学的教育既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分析工具的教育;所谓经济学的“国际化”,不能排挤马克思主义,向西方经济理论接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也会误导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要从教学方针、教材研究队伍、领导权等方面,克服、解决一些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研究的笔视角,就西方经济学、经典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及邓小平的经讲理论三的比较研究中所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三种经济理论的理论共同点和差异,着重说明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的突破和扬弃,从而引申出下述结论:一种融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在内的,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基点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即将“临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的有机统一。其中,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重点。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修改了的理性经济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进行反思。通过反恩,既说明了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合理性、进步性,也揭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与会计学有着最紧密的学科渊源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叉、渗透而共同进步的,制度主义会计理论学派正是这种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直接成果。按照制度主义会计理论的思想,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所有权部分虚置,因此,明晰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变“准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或纯私有产品是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Keef (1990) proposed and tested a model of specific abilitie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y were unique to pairs of academic subjects. This paper seeks to extend the study and to explore the degree that the specific abilities differed betwee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Two major results were reported. First, of the 18 tests of the model, three provided sufficient evidence to reject the model. Second, the specific abilities observed in the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examinations were radical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会计伦理规范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对会计伦理规范体系的界定开始,探讨会计伦理规范体系在会计伦理体系中的定位,并对会计伦理规范体系结构及其特征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不断升温,溢价收购已成为普遍现象.现行的传统商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本文从商誉的性质和构成因素出发,阐述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部性理论是由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提出,后经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发展而形成。在庇古与马歇尔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又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外部性理论的新发展。研究和评析西方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与有效,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为此,很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一种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按劳分配理论,另外一种是按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分配理论.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实现单一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但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问题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政治经济学要创新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创新,同时又要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作为指导人类经济实践的科学 ,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 ,而知识经济作为新兴的并且将日益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其出现和勃兴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冲击 ,尽早对其展开研究是经济学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工资和失业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趋向于工资的最低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同时,工人的失业问题也如影随形.作为对经济运行的一种规律性描述,类似景象也显现于许多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工资和就业决定模型,在现代经济学的表现形式下诠释了这种景象,进而将马克思的有关精辟见解在现代经济学语境下用于改进这种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