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国明 《青年记者》2007,(11):11-11
过去三十年的传媒改革与发展,我们所获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就其实质而言,迄今为止的发展在基本面上还只是一种要素增长型的发展。换言之,这种所谓的“增量改革”只是在过去“存量”现实基础上对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有限的调适,这种调适虽然通过新增媒介的培育和发展,在媒介业的总体功能的改善上、在媒介业的社会角色扮演的丰富性上,在媒介运行机制和传播资源配置方式上的市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范小青 《新闻界》2005,(3):71-72,70
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的活跃,给现代媒介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媒体数量大大增加.所提供的信息也空前丰富。然而,在媒介借由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空前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上一味迎合受众的一些不确切的需求和欲望,着力营造娱乐效应、轰动效应,格调渐趋于低俗,媒介的取向也产生严重偏差。在这种传播状态中,媒体几乎充当了“戏台”的角色,它们将观众视为看客,以一种旁观的“观赏”姿态来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3.
贾静 《声屏世界》2003,(7):47-49
察看世界媒介发展史,不难发现:媒介的变革和发展总是由各种各样的媒介相互交错、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在媒介变革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继承了前一种媒介的传播优势,并力争扬长避短;这可以看作是媒介自身形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自发的组合。组合本身就带有“扬弃”的成份,是媒介形态为适应“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所做出的一种“自然选择”。这从传播的角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媒介的变革代表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各自的发展演变赋予了它们不同程度的优势和劣势,再加上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  相似文献   

4.
“名人效应”在本质上、主体上是一种正面社会效应,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将“名人效应”引进广播电视改革,是明智和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借助“名人效应”扩大影响方面,报业历来有所建树。这里由远而  相似文献   

5.
报业需要进行改革,这已是报业从业人员的共识。从2005年我国传媒产业特别是报业进入发展“拐点”之后,这种呼声越发强烈。被誉为国内传媒界军师的喻国明,最近写了一遍题为《中国传媒产业:羽化前的阵痛》的章,为我国的媒介业包括报业的改革拟了一个“药方”,提出了“体制机制的变革、赢利模式的再造、数字化表现形态的整合”等诸多良药,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真”——这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最低的、起码的要求,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新闻改革”。我们有些新闻媒介过去出现过的以至现在仍在出现的虚假报道,那是连“新闻”二字(哪怕是最落后的最原始的新闻)也不够格的东西。这东西只配称作“谎言”。强调“真”充其量也只是恢复新闻的本来面目而已。“短”——这不过是对某一种篇幅形式的强调,甚至连形式的改革也谈不上。这里要提出一个问题,过去,新闻界之所以片面而绝对化地强调“短”,以至给“短”戴上“改革”  相似文献   

7.
李诗  胡翌霖 《青年记者》2021,(23):48-50
麦克卢汉用“清晰度”和“参与度”来界定“冷热媒介”,这种说法经常被错误地纳入一种信息论式的解读,即认为“清晰度”是媒介传递信息量的多少,而“参与度”只是思维和想象的参与。事实上,“冷热媒介”试图借助切身的类比,理解媒介对人的身体感官如何施加作用,“清晰度”指感官的作用强度,而“参与度”包含身体的参与。“热媒介”对感官的延伸是单一的、高强度的、线性的、分裂的,这种作用最终促进了生活中的专门化和分割性。  相似文献   

8.
推倒“篱笆墙”反映“大市场”杜祖基———从大连日报创办《市场周刊》谈财贸报道的融合性市场经济是讲融合的———行行业业都要进入市场,政府、企业、家庭,谁也离不开市场。这种特性,表明了我们过去那种新闻分工已严重影响新闻改革的发展;“财贸行业”报道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9.
从“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和当代的电视媒介现象展开对话,并尝试针对一些现实的媒介问题重构理解框架。我们认为,从人和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当代电视媒介已经挣脱了"工具客体"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在这一视点上,可以透视出当代电视媒介的一些潜在的"犯规"行为,并揭示出其隐含的社会危害。对此,本文提出:电视媒介将以其责任主体的身份,对这些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起自我调适的义务。与此同时,人类也应重新认识自身在媒介面前的角色,并进而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重建媒介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理解媒介与城市关系的两种常见路径:文本对城市的表征或工具对城市沟通效率的提升,皆抑制了媒介的生成性。与这二种路径不同,论文通过将1930年代上海“电话购货”中的“电话”概念化为一套由“电话交换区”、“电话销货指南”和“电话购货部”组合而成的都市媒介基础设施,来阐释电话在物质、符号与组织面向上社会技术性地嵌入经济交往并重组都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电话与城市的接合可被视为一系列技术中介的都市社会空间实践,这些社会空间实践体现为“操奇计赢之枢纽”的动态生成。其中“操奇计赢”是电话介入的“谈议交易”活动;“枢纽”是在电话协调“谈议交易”时涌现的构成性中心,意味着交易关系的汇聚,且蕴含地理空间的向度。通过发掘电话在“操奇计赢”实践中的勾连、转译和重组的角色,论文为都市移动性所涉物质、交往与空间的相互缠结提供了新的日常韵律和理论想象,同时也对城市作为“社会技术性构成”这一理论主张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高度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弯道,它需要我们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发展的现实要求进行工作重心、资源配置重心以及相关运营模式重心的转移和调整。实际上,中国媒介业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自身的理论逻辑和市场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公民记者”并算不上真正的记者,只是业界与学界对公民参与新闻传播、履行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一种鼓励。“公民记者”时代,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规范“公民记者”参与传播,是媒介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当代社会呈现一幅“微时代”的“微文化”景观,在此语境下,媒介叙事从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宏大叙事,转向新媒体为代表的后现代“微叙事”范式。从移动传播这一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野看,这源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已超越了工具论而上升至媒介化层面,作为一种制度化要素,新媒体的技术偏向是时间上的非连续性和空间上的断裂性,这决定了新媒体叙事隐喻了一种即时性、碎片化的微叙事范式。该范式转型从认识论的高度蕴含着重新衡量和表达事物的思维方式:“当下主义”,它在叙事中试图把大量时间压缩在一个时空瞬间,在聚焦当下的同时忽略过去与未来的向度,其本质上是区别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后现代社会的数字时间观。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新闻分析”所分析的必须是新闻,必须是社会上和部队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新闻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日益受到新闻传媒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种报道形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它所报道的内容大多数是目前基层工作和广大群众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外,其形式上的短、平、快,语言上的自然朴实等特点也是重要因素。其实,“新闻分析”和我们过去所说的“调查研究”有许多共同之处,这种报道形式所报道的内容一般都是这样几个部分:摆列现象提出问题,寻找原因分析问题。提出措施解决问题。也有的只是从几个…  相似文献   

15.
云不只是辅助性的存储介质,还是可以“复活”电子媒介的基础设施。云也不只是后勤型基础设施,它具有居间属性,能够接收和传输信息,因而本身是一种传播媒介。这种位于后台的新型媒介通过网络连接与位于前台的电子媒介结合为相互依存的“媒介共生体”,共同实现复杂的传播功能。在云的加持下,电子媒介自动记录大脑和传统媒介难以记录的生活点滴,形成更为完整的数智型传记。对于个体而言,这有助于追溯过往、建构记忆、纾解情感和开展自我反思;对于社会而言,云的普及意味着芸芸众生的经历和整体的社会生活都将被记录留存,成为永久的、具象化的“数字第三持存”,这或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提供帮助。在将来,人类甚至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云存储,创造出具有真实记忆且不会死亡的“数字人”,进而消弭生死界限。云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如泄露隐私,使“遗忘”成为奢望,也可能削弱人的主体性。如能保持智慧创造与积极反思,人与云这样的新媒介有望实现“共创生”。  相似文献   

16.
刘丹凌 《今传媒》2016,(6):37-37
“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启发性思维的制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的表述意在强调媒介作为社会和文化的“基础的构成单位”,在他那里,媒介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构成社会、文化存在的本体性作用。过去,我们把媒介视为“数量有限的生产/发行源头向外辐射的产物”,视为社会和文化的建构的结果;现在,技术革新和全球媒体的发展使“什么是媒介”重新成为问题,媒介文化成为一个正在展开的世界,这意味着不仅是社会和文化塑造媒介,媒介也反向塑造着社会与文化,这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对等的建构关系,媒体的普遍化趋势无限放大了媒体的意义。因此,“媒介视角”成为一种普泛的社会考察框架,不仅存在于对媒介、媒介产品、媒介现象的考察当中,亦存在于对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探析当中。媒介在这里被普遍化为一种思维、一种结构、一种构成性基础,最终,从文化价值体系中脱颖而出。本期“媒介批评”栏目立足于大众媒介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当今媒介文化语境,通过对当今传媒现象的研判,有望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推动媒介融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女性化”的真相——解读《时代》的“女性封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女性化”是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美国《时代》周刊在内的许多西方主流媒体为扩大媒介市场。逐渐增加与女性相关的报道和文章。表面看这似乎代表着西方社会由男性主导的传媒空间开始朝着所谓“女性化”的方向发展,但通过对《时代》周刊封面故事的具体考察与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媒体增加的只是作为生理性别的女性符号,而从社会文化层面看,这种“女性化”的真相实际是女性在媒介中被边缘化和私人化,并在男性视域里遭受到更大的文本贬抑。  相似文献   

18.
高桐 《现代传播》2024,(2):108-118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以联络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媒介属性宣告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由此,数字媒介成为人文学科传扬与发展的工具。作为人文学科的规定性现实条件,它推动与构入人文学科,使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态势已致使一些学者提出“数字人文”的说法,并热衷于以“数字人文”等同人文、取代人文。然而,“数字人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数字人文”与人文不具有等值关系,“数字人文”对于中国人文更不可等值置换,数字技术只是人文建构的媒介性工具。人文不能简单地由“数字人文”替换。  相似文献   

19.
邵琦 《青年记者》2017,(26):16-17
新环境下的“补偿性媒介” 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变革经常带来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如今,随着计算机和新兴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业也开始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变革.美国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森曾经提出重要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先前的某一种媒介在某方面功能上存在着自然的不足,而后来的媒介都是对这种功能的补偿.比如,印刷媒介是对口头传播的补偿;广播是对无声媒介的补偿……互联网更是一个集大成者,补偿了以往各种媒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徐志纯 《新闻世界》2009,(7):99-100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服务与表现政治经济的媒介,不仅要及时表现这种变化,其本身也要进行适应性的变化、改革。因此,党报的新闻宣传也要经由“一字千金”和“盖棺定论”之“硬”最终过渡到汇千家万户之意,促政府和百姓意见交汇之“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