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国林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4):41-42,85
以历届世博会参展国家数、展会持续时间、参观人数、国家举办世博会的届数以及投入资金等指标构建了世博的指标矩阵。借鉴层次分析法中的评判矩阵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建立矩阵模型,即可算出各界世博的影响力。模型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为0.1984,是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1.34倍。  相似文献   

2.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本文通过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4D辐射模型,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分割成三个阶段,定量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其影响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针对模型,根据世博会的展馆占地面积、参与国家及组织数量、展览馆的数量和参观人数的数据分析来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首先通过互联网查出历年世博会这四个方面的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分别列出这四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得出其隶属度,从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a.然后再采用变异系数法得到四个方面的权重矩阵w,从而确定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模型:y=w×a.横向比较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定量指标为1,从而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成为大学彰显其影响力的重要场域,对大学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广义学术观和学术资源的网络可公开获取性,构建了社会开放取向的大学学术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研究学术网络影响力、教学学术网络影响力、社会参与学术网络影响力和网络综合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985工程”高校学术网络影响力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显示,个别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相对比较突出,大部分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差异不大,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里,上海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走过了一段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之旅。世界在上海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外企业踊跃参展,200多万志愿者无私奉献,7308万参观者流连忘返,网上世博永不落幕……这一切共同铸就了上海世博会的辉煌,这段美好的时光也将永远在每一个关注世博、宣传世博、参与世博的人们心中珍藏!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是2010年中国举办的一件盛事,实现了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吸引了中国和世界的目光。为了了解世博,实践所学知识,学习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存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成立了实践小组,以“地理眼光看世博”为主题,利用暑假时间,以实地考察、网络调查、访问、问卷等形式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调研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同学们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评价模型.通过和往届世博会的比较。得出举办上海世博会有利于上海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时事广场     
《初中生必读》2010,(7):17-17
●4月30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来之际,各类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民星中学全体学生精心准备,合力制作了20个国家与地区的模拟世博展馆。我们希望通过制作和展示模拟世博展馆,通过交流和分享经验心得,使学生深入了解世博,开拓思维,激发创意。增进团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已成为大学彰显其影响力的重要场域,对大学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广义学术观和学术资源的网络可公开获取性,构建了社会开放取向的大学学术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研究学术网络影响力、教学学术网络影响力、社会参与学术网络影响力和网络综合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985工程"高校学术网络影响力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显示,个别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相对比较突出,大部分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差异不大,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世博会一百多年的演进历史,逐渐形成了以交流、学习、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世博精神。这有利于推动东道主结合本国建设和发展成就,放眼世界多样性文明,取长补短,更好地推动本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上海世博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的成功举办,其成功经验和中国特色的世博精神对我国的科教水平的提升、世界文化的认同、经济发展的助推、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及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拓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届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更显示出中国在国际商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与外界交往合作的主要方式——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由于谈判的主体来自不同的国家,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必定会面对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试图从Fisher(1980)在《国际谈判》(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中提到谈判团队、决策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噪音、翻译人员的选择这五项因素入手,分析每个因素中东西不同的文化会对谈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过程包括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过程。因此,译者要帮助译文读者找到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上海世博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及其英译"Better City,Better Life"也广受好评。本文旨在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分析上海世博主题的翻译,加深对该主题及其翻译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引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情关注。它不仅是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盛事,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展会之最。而参观世博会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在校大学生,这种盛世展会必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娜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3):85-88,108
选择上海世博会12个国家馆设计进行简要分析,指出科技发达国家与科技落后国家在理解世博主题以及展示自身文化手段上的明显区别,认为宣传先进社会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博主题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6.
世博会影响的评估往往是定性的,定量评估的很少。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得到子准则层6个具体经济指标对目标层(经济影响力)的组合权重,以世博会带动的上海市的经济增量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作为指标的计算准则,最后,利用组合权重,将各指标的平均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到世博会承办至结束期间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2010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线性关系模型,借鉴了RBF网络梯度训练算法模型,以2010/5/1至2010/8/19的参观人数为训练样本,用来较准确地预测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为6776万,定量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是国际上第一个水彩画专题双年展,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笔者的作品《修补.状态》有幸入选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幅作品之中。中国水彩画从对西方的学习、吸收,发展到创作出符合我们民族、我们心境的佳作;中国水彩画家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观念,逐步地探寻着水彩画的新方向,为世界水彩艺术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形成了独特的上海世博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上海世博的精神内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蕴含着“低碳环保、文明共生、志愿奉献”的精神遗产。上海世博“进步、创新、和谐”的时代价值在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新理念。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好世博精神的教育资源,将世博精神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世博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