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而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形势所迫,“四化”所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九年就指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便开始提上了日程。机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把它列入了重要议题。机构改革是一场利益大调整和权力的再分配,必然有很大的风险和阻力,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一场革命”。本文主要从这场“革命”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那么,这种政治体制改革与多党合作有无关系?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在认真吸取以往经验教训,分析新时期历史任务的基础上,郑重提出: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邓小平文选》第2卷,327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1986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 :“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而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就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府职能、政府机构、人事制…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一、深化立法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立法不太健全,如市场主体经济行为法律规范、市场秩序与市场竞争法律规范、就业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提到了我们面前。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王冀生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改革与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想的社会要靠理想的人来建设,社会的全面进步有赖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学校是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各项改革方案的实施,都要由人来贯彻落实。无论是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机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建立商品经济的新体制,都涉及到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活力、效率、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这是我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下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干部人事制度。它是党中央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为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勾画经济体制改革宏伟蓝图的同时,极为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发表一条列讲话,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动因、目标、原则、步骤、方针、政策、措施等。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述精辟,内容丰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新的思想理论,不会凭空降至,只有在社会现实生活向社会提出新的任务以后,才会产生。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更…  相似文献   

13.
个人收入非均等是一个实证性概念。它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人、各利益群体之间收入存在差异的现象。共同富裕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实现这二者转换的关键,是能够通过有限非均等促进效率的提高。在中国,首先把收入差距、提高效率、共同富裕联系起来研究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再一次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内容复杂、阻力较大、问题敏感的领域。基于此,邓小平总是以十分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改革,并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领会并深入实践邓小平在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对于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作用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①这清楚地指明了我国改革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百一十九篇讲话和谈话,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同的也体现7形成、丰富和完善这一主题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思想方法,即“不变”与“变”。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的讲,我们有四个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变,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不变。我们的改革和开放都将继续进行下去。”(第211页)“而所有这些政策的基础,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对此我们更是不会改变,不会动援。不然的话,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乱的社会,就谈不上安定团结,什么…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又指出:“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可见机构改革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是多么重要。我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科技的主要基地。高样的党务工作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党务工作的机构改革也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把高校党务工作机构的改革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迈出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而且这些改革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在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同时.也明确提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把它规定为必须努力实现的关系全局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和庞大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他的改革思想视野开阔,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它既为我们构建了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又设计了一个全面系统而又很实际的改革模式。探讨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也只能通过改革来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革命的根本对象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的直接对象是我国依据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革命的大旗是邓小平正式树起的,并在邓小平的麾下发展成燎原之势,但革命的星星之火——整个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改革的理论源头,都是毛泽东撒下的。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职工教育、职业培训的研究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改革的总任务,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配套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探索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如何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中国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将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基本理论研究; 二、建立现代企业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