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男性使用骂詈语时比较肆无忌惮、粗露、词汇量大,常取人体生殖器名称或其他最脏的脏话骂人。而女性使用骂詈语时则隐晦曲折,词汇量也略显贫乏,并有所选择。第二,男性享受权力,担负责任,因而其能力是第一位的,所以对男性的骂詈语就集中在对其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诋毁上。但对于女性,更注重于她的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所谓“德”,最关键的一条是有关贞操方面的,因此,对女性的骂詈语基本上是对其性的侮辱。第三,长期的性别歧视使妇女完全处在等同于“物”的屈辱地位,这种现象在骂詈语中表现得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薛吉辰 《语文知识》2005,(11):23-23
对牛弹琴比喻对愚笨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语出《庄子·齐物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本为乐器的黄钟被毁掉,不是乐器的瓦釜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正直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而无德无才的小人却身居高位。语出《楚辞·卜居》。  相似文献   

3.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司马光《才德论》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生导师隋允康教授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其短短数语,精辟地阐述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和"有才无德"的危险性.然而,现行的中学教育以考试为重,在重才轻德的心理影响下,使得学校教育与德育渐...  相似文献   

5.
书面修正性反馈是近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国内的研究才起步,成果也并不丰富。因此,该研究评述了近年来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关于书面修正性反馈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视角,以期对国内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江志敏 《海外英语》2014,(19):18-19
书面修正性反馈是近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国内的研究才起步,成果也并不丰富。因此,该研究评述了近年来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关于书面修正性反馈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视角,以期对国内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 、抓 好 语 音教 学 语 音 是语 言 存 在的 物 质 基 础 ,英 语 语 音 教学 是 整个中 学 英 语教 学 的 起 点 ,语 音 关 是 教 学 的 第 一 关 。 学生掌 握 了 语音 才 能 进一 步 学 习 读 写 ,也 才 能 进 一 步学习语 法 和 词汇 。 因 此 ,我 每 接 到 一 个 新 班 的 教 学 任 务后,总 要首 先 对 这个 班 的 学 生 进 行 一 次 语 音 测 验 。 结果发 现 几 乎有 一 半 学 生 语 音 掌握 不 好 。 有 的 连 元 音 辅 音都 分 不 清。 究 其原 因 ,主 要 是 学 生 不 重 视 语 音学习 ,不 知 道学 好 语 音在 整 个 英 语 学 习…  相似文献   

8.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谈大学生的"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从“德”来讨论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德”与“才”及其关系:指出了我国培养与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优秀传统系“德才兼备”;论述了德与才的关系,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从文化所含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讨论应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德与才的关系;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重成才、轻成人,即重功利、轻素质的严重倾向;提出了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阐释学滥觞于德、法两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迅速传播。阐释学与翻译的联系主要在于如何理解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纯语言差异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如何比较恰当地理解源语、表达目的语。本文主要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视域融合三个角度来阐述名著重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指出名著正是在不断地重译中才展现了其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破镜重圆     
此语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南朝陈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娶皇帝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为妻,为南朝陈的驸马。他们二人情意相投,夫妻恩爱。可当时正值天下大乱,他们预感到荒乱之中夫妻可能被拆散,甚至流落他乡。于是徐德言对乐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过:“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有才,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无才无德,谓之庸人。”可见,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圣人、君子、小人、庸人的重要尺度。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各个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秘人员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既要有乐观、自信、冷静、平衡的心态,同时又要具有相当的品德素养。文章围绕文秘人员的品德素养,阐明了文秘人员应具备品德素养的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07,2(9):85-85
土家语破嘎此尺菜那只,波利此吐四波习。业巴得波才那志,祖国他业罗给地。  相似文献   

13.
国人常用“祖宗十八代”一语来形容事或人的源远流长。比如叙事的有“这不知是祖宗十八代哪一代发生的事”:说人的有“他家的祖宗十八代里一定是哪一代积了德.所以今天才有了好报”;也有用来诅咒和骂人的,如“祖宗十八代里没一个好东西”,“遇见这种无耻小人真倒了祖宗十八代的霉”。  相似文献   

14.
成龙 《成才之路》2013,(32):24-24
德育的重要作用,自古到今,概无异议。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颠覆者多。”  相似文献   

15.
以"重德轻才"为倾向的儒家女性才德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呈现出复杂面貌。班昭《女诫》首次将女性才德并论,虽轻才但却并不贬才抑才。王相之母刘氏《女范捷录》以有德之才和无德之才的利弊区分,驳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试图将女性才德关系再次恢复至早期儒家标准。薛绍微《训女诗》(十首)则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理性辨析晚清"女学"运动中的"重才轻德"思想,倡导"才德并举",女性才德建构也由"才女"上升至与儒家"君子"相接近的"巾帼儒生"。  相似文献   

16.
道德品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成才方向的进一步确立和成才目标、成才规划的实现,也决定着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的语篇连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自韩理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在1976年提出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引起了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篇的连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语篇在言语行为理论不同层面上连贯的有形连贯、隐形连贯和无形连贯的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职校的生源多来源于学困生,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相对而言素质低下,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尤为重要。如今,企业在用人方面有这么几句名言:"有德有才,提拔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说明现阶段,职校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所以在职校的教学中必须贯彻德育教育工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体会,实施德育教育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相似文献   

20.
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语道出了“行”的源头,即人之身、心之性。虽说掣肘“行”的外物繁多,但决定其走向的,仍是心性和心能,德者德行,卑者卑为。可如今,竟现身一套戏法:给德颁了一个大红折子,以德换币,以币彰德,繁殖出了一大堆“道德银行”和“道德富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