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体育同运动竞技是否同属一个范畴?这是目前我国体育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跟运动竞技(SPORT)是一码事,他们把体育和运动竞技合称为“体育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同运动竞技完全是两码事,体育具有教育的属性,而运动竞技则是“费尔泼赖”,研究体育的人不需要去研究运动竞技,而研究运动竞技的不必要冠以“体育”的头衔。对这两种观点,笔者有自己的认识。一、竞技是娱乐的一部分世界上娱乐的内容丰富多彩,譬如计算竞技、演讲竞技、航海竞技等等竞技可以是人与  相似文献   

2.
凌平 《体育科研》2012,33(4):5-7
人为什么要游戏?生命活动中出现游戏现象的原因何在?游戏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运动游戏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奥运会为什么是运动游戏的最高表现形态?运动游戏与竞技体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竞技体育在全世界日趋受宠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成因又是什么?它究竟有哪些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呢?为了搞清这些问题,已故中国体育界的知名学者、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李力研从游戏的发生机制上溯本求源,这是解释体育本源的一篇力作,也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竞技运动是一种古老的游戏和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与军事学相关联的社会活动。仅仅将其归结为一种健身之道,已远不能体现竞技运动的全部内涵,20世纪以来,竞技运动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类。当代竞技体育越来越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种凌驾于肉体运动之上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源于游戏,又超越了游戏,进入了宗教的领域。竞技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中国召开,这似乎又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我看来也许是一种创举,也许更暴露了我们“体育”理论研究的缺失。 有人说,智力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全新涵义,智力运动使“体育”的涵义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我说,几项棋牌游戏竞赛,就使体育的内涵有了质的变化?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就是一种概念游戏,远远达不到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竞技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竞技运动逐渐成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类。当代竞技体育越来越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种凌驾于肉体运动之上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源于游戏,又超越了游戏,进入了宗教的领域。竞技的另一源头是战争,所以,竞技运动天然具有英雄主义的精神,属于自然本位、肉体至上精神的文化代表。竞技的宗教功用是多元的,古希腊的祭祀仪式是其固有的文化成分,而当代性的群体朝拜行为又构成了竞技运动的现代性表征。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不仅没有剥夺竞技运动的原始本位特性。反倒促使竞技运动更贴近健全的人性。正因为竞技运动表现了人类最原始和本质性的力量,因此,它也最能体现人性的全面价值。竞技运动融合了传统宗教、哲学、艺术的主体性文化能量,正在为日渐危机化了的人类提供一种创造性的和不断完善化的保护屏障和精神援助。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育游戏与现代人的优康、体育游戏与竞技运动的论述,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来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健身功能,并提出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组织教法,为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竞技教育论,是对战后日本学校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潮。这一理论至今还在不断地影响着日本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一、竞技教育论的基本思路“竞技教育”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一概念主要通过以竞技为中心的多种身体活动的教育价值,去替代过去以体操为中心的“身体教育”。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竞技运动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非常兴盛,学校对这种活动的教育价值也表示了承认,并对能指导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也给予了关心。更有竞技运动设施、器材和指导人员的充实,使体育教学计划中也引进了竞技运动内容。还出现了支持这种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外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各国的历史不同,使得各国的体育教学目标也不同,体育教学内容随之改变。英国:在体育课程中重视游戏和竞技运动,是英国体育课程的一大特色。在具体做法上,力图把教育体操、舞蹈、基础体力和游戏竞技统一起来,并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这一做法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技运动,这是很明确的。但体育的现状似乎使人觉得“体育=竞技运动”,而且这个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体育的概念在萎缩,体育的领域在缩小,好像变得越来愈窄了。体育界提出的“奥亚全战略”,无疑有其正确性。然而,体育界内部对此口号过分敏感,甚至敏感到忽略了体育工作全面性的程度,倾全力于竞技运动一  相似文献   

10.
再论“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再论“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李力研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都属于“体育”。这是我们的一般认识。然而,这两类体育毕竟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因此,它们需要保持一种“协调”的关系,特别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显得更为必要。我这里就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之间...  相似文献   

11.
探寻现代竞技运动取代近代体操成为体育课程主要载体的渊源,认为: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地缘”社会的解体为竞技运动文明化创造了条件。英国拉格比公学充分发挥运动乐趣,尊重学生主体性,采用联赛制,成功实现了暴力足球向现代足球、现代橄榄球的转型,竞技运动以课后特别课程的形式成为公学培养绅士必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竞技运动教育”由此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业化、城市化的实现,促使课外竞技运动蓬勃开展,加之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推进,催生出美国“新体育”思潮;“自然化”的游戏、竞技运动取代“形式化”的近代体操成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体育课程的定位也随之由“身体的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的教育”,竞技运动成为体育课程主要载体的时代由此开启。得出启示:体育课程不能偏离人格塑造的轨道,手段论的课程观有待超越,身体运动固有的文化属性有待彰显。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规则鲜明的文化游戏,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一颗最为璀璨的新星。奥林匹克作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文化形态,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公认;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与现代战争这一虚拟和真实的野蛮与文明比较中,我们发现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与现代战争在发生机制、表现形态、战略战术、人性解读、哲学理念和胜负输赢上的相似性以及在追求目标和客观后果上的差异性,从中领悟出奥林匹克运动更为深层的人类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规则鲜明的文化游戏,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一颗最为璀璨的新星.奥林匹克作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的文化形态,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公认;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与现代战争这一虚拟和真实的野蛮与文明比较中,我们发现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与现代战争在发生机制、表现形态、战略战术、人性解读、哲学理念和胜负输赢上的相似性以及在追求目标和客观后果上的差异性,从中领悟出奥林匹克运动更为深层的人类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不仅展示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范例,显现研究各原始运动形态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的有效途径,还要运用文化人类学进行具体深入的解释和分析,通过理论建设为倡导生态体育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更完善的思路.研究发现,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是从竞技到体育的萌芽进程中的活化石,至今仍不具有体育性质,应视为一种体现独有民族性格的巫术礼仪性的游戏竞技遗存.在体育视野之外,该竞技游戏仍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留下若干谜团.黔东南独木龙舟的田野调查,不仅确认了一项传统身体活动的性质,倡导文化遗产保护应包括其生态环境,还印证了体育人类学对体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将竞技体育运动这一丰富多采的“素材”转化成既具有教育意义又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特点,为学生所能从事和乐于从事的“教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难题。这也是各种理论观点和各种教改研究都难以回避和力图去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上承教学思想和课程研究,下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器材改革的中间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推动体育学科的建设,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入发展。但是,要将目的不同的竞技运动科学地合理地加工成体育教材,不但要对体育教学任务和竞技运动的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探索竞技运动成为教材的各种可能性,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方法,即研究竞技运动怎样转化成教材,需要哪些过程,这种转化可以有几种形式,这就是本文要谈的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方向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休密兹(Schmitz,K.L.)说:“竞技运动从根本上讲是游戏的延长,它的基础在于游戏,它的主要价值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日本学者今村浩明说:“竞技运动从广义上来讲与游戏同义,从狭义上来讲可以认为竞技运动是游戏的各种形式之一。”这也就是说,竞技运动从游戏中诞生并发展而来,内在游戏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刘利江 《精武》2013,(36):172-172,174
竞技体育是一种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准运动目标的运动,是一种挑战运动员个人乃至人类运动极限的运动。高力学性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韧性等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本文对高力学性能高分子材料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也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当这种对象化的结果阻碍了主体自身的发展时,异化现象就出现了。竞技体育是主体(人)从事竞技运动(对象化活动)的一种活动,而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商业操纵和政治追求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这一异己力量越来越远离原本参加竞技体育的本质目的,而更多的搀杂了其他的、非竞技的目的,使竞技体育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造成了竞技体育的异化。针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首先,我们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其次,就是针对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改善竞技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早在两干多年前的古希腊,游戏活动就发展成为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使得游戏活动与体育竞赛相互交融、姬变,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羽毛球发源于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它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足球发源于中国古代宫廷游戏--蹴鞠。篮球是从往竹篮装球脱胎的;排球是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的,乒乓球是从用酒瓶子打软木塞开始的;我们在保龄球、击剑、冰球中也都可以看到游戏的影子。美国学者休密慈说:“竞技运动从根本上讲是游戏的延长,它的基础在于游戏,它的主要价值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日本学者今衬浩明说:“竞技运动从广义上来讲与游戏同义,从狭义上来讲可以认为竞技运动是游戏的各种形式之一。”这也就是说,竞技运动从游戏中诞生并发展而来,具有游戏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现代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竞技运动)这三大部分构成。在现代体育中,学校体育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等作用;竞技体育是“塔尖”,并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国家体委提出的两个战略的做法,足亦证明。竞技运动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已基本明确。然而,竞技运动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以后,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在理论上仍未明确。这就给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