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中物质运动一章,时常出现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用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这些题型对初学者来说感到难以下手,这里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所以不妨假设物体相对于地面(即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为v物,选择的参照物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参,并且选取参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v参的方向为正方向,如果某物体运动方向与v参相反,那在它的速度前加“-”号.  相似文献   

2.
v相对=0指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 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往往是运动问题的临界状态. 1.当v相对=0时,运动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最高点是与参照物有关的一个特殊位置.设物体甲的运动以物体乙为参照物,则当物体甲相对于物体乙的竖直向上的分速度为零时,甲相对于乙到达最高点.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中,关于机械运动的内容学生感到难以下手的是: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求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本文以寓言"刻舟求剑"引出机械运动中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用"物体相对位置变化情况"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重现练习题图1【练习题】如图1所示,一人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牵拉一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当人以速度v匀速向左运动时,则:A·物体做匀速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D·图示时刻,物体速度大小为2v.【解析】物体向左的运动是实际运动,即为物体运动的合运动,  相似文献   

5.
知识梳理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1.几种常见运动形式中的运动与力的关系(1)若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即物体  相似文献   

6.
对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若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就能转化为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故能简化解题过程.选运动物体为参照物时,把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反方向地加到研究对象上即可.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参照物.而在选择参照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说来,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应适当,即以研究问题方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原则. 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所选参照物不同,最后结论一般来说就不同. 4.当我们选定某一物体为参照物时,不论其实际上静止还是运动,我们都认为它是静止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说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说该物体是静止的.比如,爸爸骑摩托车把小明由家中带到学校,在途中若以…  相似文献   

8.
一、概念辨析1.机械运动及参考系(1)机械运动研究的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2)由于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对的,所以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假定不动)作为参考系,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确定的.原则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然而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复杂程度不同,因此,在选取参考系时,必须以尽量使对运动的研究简化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单摆的周期 T=2 π lg,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首先发现的 .其实 ,利用匀速圆周运动与简谐运动的联系 ,很容易求得这一结果 .当一个物体 (质点 )在一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它在直角坐标系的某一坐标轴上的投影是简谐运动 .下面对此予以分析说明 .设有一质量为 m的物体 ,以角速度 ω做半图 1径为 A的匀速圆周运动 ,我们以 O为圆心 ,建立直角坐标系 (如图 1所示 ) ,假设物体从 P点开始运动 ,经过时间 t运动到 Q点 ,设 Q点在 x轴上的投影为 M,则 M偏离圆心 O的位移为 x=Acosωt,这表明 M点在做以 O为中心的机械振动 .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可看作是物体在 x轴方向和 y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 ,物体在 x轴方向上的运动形式表现为投影点 M的运动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运动到 Q点时在 x方向上所受力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点 M的振动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n=m Aω2 ,方向指向圆心 ,则在 Q点物体受到 x轴方向上的力为 F=Fncosωt=- m Aω2 cosωt=mω2 x,负号表示 Fn 与位移 x的方向相反 .mω2 是一个常数 ,表明物体在匀速圆周...  相似文献   

10.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通常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是有些相对运动的问题中,题目本身就要求以其中一个运动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此时若物体的运动情况稍微复杂就不容易判断其相对运动的结果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都在运动的问题时,如能选择适当的物体作参照物,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运动时,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例1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从一楼送到二楼,若自动扶梯不  相似文献   

12.
例1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止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错解选C. 剖析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运动中所通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为零,意味着物体没运动,B正确.位移是矢量,其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而大小为初始位置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平常在研究物体时,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其运动状态作出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则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所研究的运动一般是基本的、简单的运动,很少涉及到复杂的运动,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但是在研究有相对运动的两个以上物体间的运动时,如果能够巧妙地选择另一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有时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从而达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除了运动时间外,其余物理量(v0,vt,x,a)都是相对的,其转化公式为v相对=v物-v参,a相对=a物-a参,x相对=x物-x参.在高中阶段,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以方便解题主要用于以下常见情形.  相似文献   

15.
1 巧作f-t图线[例 1 ]将一物体从某点以初速度v0 ,竖直向上抛出 ,当物体刚落回抛点时其速度为v′,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率成正比 ,试求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所用的时间 ,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 :物体抛出后 ,在其上升的过程中 ,速度逐渐减小 ,故所受空气阻力也逐渐减小 ,因此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 ,速度逐渐增大 ,所受空气阻力也随之增大 .因此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可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作v -t图定性描述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情况 ,如图 1所示 .由于物体在上升和…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是相对而言的运动,所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要选择参照系.下面谈谈选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的一些规律,以便于对学生起到活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过程的作用.一、相对运动的基本关系式1例·1运动如物图体1与,设参照A、物之间的关系B物体相对地球  相似文献   

17.
1.速度相等是物体间距离取极值的条件例1如图1所示,物体甲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乙也沿同一方向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开始运动时,甲恰好运动至乙旁,求乙运动后经多长时间,甲领先乙的距离最远,这一最远距离是多少.  相似文献   

18.
一、相对运动法平常观察分析物体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但在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时,有时选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物体相对它的运动变得很简单,求解就很省事.这种方法称之为相对运动法.运用相对运动法,首要的是掌握相对运动规律.借助人教版《物理·必修2》P5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我们把红蜡块相对地面的运动称为运动,红蜡块相对玻璃管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玻璃管相对地面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平抛运动是一类重要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的特点是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只受重力作用.在实际中,我们还常常遇到所谓类平抛运动.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物体的运动就属于类平抛运动:1.物体受恒力作用;2.初速度方向与恒力垂直.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曲线运动之后,经常碰到平抛运动的系列问题,也会碰到这方面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从平抛运动的定义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用的方法、解题思路去了解平抛运动.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