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乔玉兰 《今传媒》2015,(2):72-73
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笔者论述了科技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及现实意义。讨论了创立科技期刊品牌的条件以及实现科技期刊品牌的具体途径,并从建立健全编辑部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等方面探讨了创建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笔者强调,在市场竞争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办刊人员应树立起强烈的期刊品牌意识,把准期刊定位,突出办刊特色,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使科技期刊得到持续发展,从而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期刊出版的成败基于两个核心要素:期刊内容的竞争力和期刊品牌的影响力.二者实则构建了期刊商业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以专业优质化和品牌全球化为内核的科学理念,成就了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WSP)科技期刊的商业出版品牌.WSP以其国际化定位、优质化出版、品牌化经营为我国科技期刊商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些国内外品牌科技期刊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策略。认为:科技期刊品牌的形成既需要编辑意识的及时更新与转变,又要以人为本;既需要期刊自身的内外兼修,又要突出特色;既要不断创新,更要加快实现数字化与国际化;既要积极关注有关品牌建设的政策,还要建议有关部门对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给予更加全面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科技期刊的数量已经有5 000多种,占我国期刊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国内科技期刊界.却鲜有像Science和Nature等的大牌国际名刊.实施品牌战略,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由此可见,国内的科技期刊也应该重视品牌化经营,逐步塑造品牌期刊,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对科技期刊品牌的概念与核心价值、期刊品牌的评价构成要素、期刊品牌的分类、期刊品牌形象识别的塑造方法、期刊品牌延伸与品牌经营内容与方法、期刊品牌的保护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努力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着力创立期刊品牌效应,论述了持续稳定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树立科技期刊品牌的必要措施,从而达到使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兰 《编辑学报》2002,14(Z1):50-51
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品牌效应的相关问题,论述科技期刊创立品牌的重要性及其创立原则.认为科技期刊编辑一定要具有品牌意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刊物的特色,并建立期刊品牌的营销理念,以应对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努力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着力创立期刊品牌效应,论述了持续稳定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树立科技期刊品牌的必要措施,从而达到使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化建设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战略与对策.认为期刊品牌化建设要突出特色,择优培育;分类实施,重点塑造;实施政策导向,维护期刊品牌;实施品牌营销,完善品牌形象;制订期刊品牌保护制度,保证期刊品牌培育环境;实施期刊品牌推广工程,加快期刊品牌国际化;实施跨媒体链接,扩大品牌影响半径.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对我国科技期刊在传播能力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获取、传播平台搭建方式、从业者素质以及内容建设等方面上存在问题。结合问题以及培育目标,从论文发表模式、精准传播体系、期刊品牌建设、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提升期刊从业者专业性以及内容优化这6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洁 《今传媒》2013,(4):134-135
从国内高校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实施期刊品牌战略的意义,指出品牌竞争已成为当前期刊竞争的主题.全面地构筑期刊品牌的优势和竞争力,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高校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研究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应打破旧的办刊模式,与时俱进,具体从树立品牌意识,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高论文质量、突出办刊特色、构建高素质编辑队伍、努力实现期刊网络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创刊周年庆活动是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调研了250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及27种国外优秀科技期刊的周年庆活动策划情况。通过计量分析周年庆活动策划比例,并归纳分析国内外中英文期刊策划特点。总结了策划比例较高的周年庆活动种类,包括历史回顾、纪念专刊、纪念会议、寄语题词、品牌营销、品牌延伸。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光学学报》40周年庆活动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以期为期刊策划周年庆活动提供参考,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办刊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国外知名科技期刊服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的用户服务是构建品牌期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查国外成熟的科技期刊的服务方式,选择了传统的知名期刊和新型的开放获取期刊,从这些品牌期刊特色服务项目中精选出共性的内容,从非网络服务和网络服务2个方面予以介绍,以求能给予国内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树立精品期刊意识与形成品牌期刊文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编辑应将出精品期刊意识贯穿到整个出版过程中,科学定位期刊发展方向,突出学术特色,加强期刊出版服务活动,将期刊培育成品牌期刊,最终上升为品牌期刊文化,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崇亚  陈佳 《编辑学报》2019,31(4):361-365
通过总结归纳和以有代表性的典型做法为案例,梳理我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利弊得失,进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路径,为我国科技期刊创建更多高水平国际期刊提供参考。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规律,通过结构调整与转型,努力构建新时代期刊“航空母舰”集群化平台,融合新媒体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集群化建设,做大做强做精,合并同类期刊,适度扩大期刊数量,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打造自身品牌、追求规模效应、增强综合实力、注重人才培养、构建网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对集群化建设实行提档升级,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科技期刊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树立品牌科技期刊有利于凝练核心价值,提升期刊竞争力、影响力。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都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当前国内科技期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借助学术会议来发展期刊,提升期刊影响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总结并分享其通过举办大型高端会议、靶向会议、平台系列会议等特色学术会议,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综合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的相关措施,旨在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是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市场化的冲击必定会引发其自外而内的经营机制变革。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期,通过品牌的效力来加大实现期刊的超越是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执行者竞争成功的赢家战略和成功的秘诀。对于国内科技期刊而言,如何创建并维护自身的品牌是本文探讨的两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白娅娜 《编辑学报》2016,28(3):273-276
为探索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增值服务途径,结合《洁净煤技术》和《煤炭科学技术》实际开展数字化增值服务,提出了科技期刊“强化内容,融合技术,品牌延伸,整合资源”的发展模式,即可通过开发交互式电子书和可视化视频资源,借助二维码、移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开展期刊增值应用,利用期刊资源、专业优势等延伸期刊品牌,搭建科技期刊集群数字化服务平台等,助力期刊数字化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9.
孙涛 《编辑学报》2020,32(6):698-702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好编辑。受“兴昌精神”的启示,文章指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有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要善于学习,对待科技期刊工作要持之以恒,要有奉献精神和期刊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只有如此,才能向着符合时代要求的好编辑目标成长。  相似文献   

20.
刊社的发展过程中,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对于品牌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航天领域的科技期刊想要从大量的科技期刊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品牌刊物,那么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本文结合了《国际太空》杂志的实际发展情况,从多个角度对期刊品牌建设的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