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讲镁铝性质时,为了向学生说明镁铝都为较活泼的金属,都能将铜盐溶液中的Cu2+置换出来,教师往往给学生演示镁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实验.但因CuSO4溶液呈酸性,操作中常见镁片放入后不是在镁片上析出光亮的铜,而是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析出大量黑色粉末.由于此时学生还未学习盐类水解及原电池知识,所以无法向学生作出解释.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先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使其转化为深蓝色钢氨溶液,然后往其中加镁片,则可顺利看到镁片上有光亮的红色铜析出,效果很好.道理也可向学生稍作提示.Mg与Cu~(2+)溶液的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2.
铝与可溶性铜盐溶液反应置换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课堂探究活动的1个范例。在该教材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将1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的实验;而在该教材  相似文献   

3.
庞涛 《化学教学》2000,(2):46-47,49
一、奇异的实验现象将锌粒、铜片一起放入浓的NaOH溶液中 ,不仅可以看见气泡产生 ,还可以看见红色的铜片上覆盖了一层银灰色 (若用锌粉则为银白色 )的固体 ,过一段时间取出铜片 ,刷洗掉松散的固体 ,原来红色的铜片表面变成了光亮的银白色 .这一现象看起来象电镀 ,跟微电池原理有关 ,姑且叫做“微电镀” .锌可以跟浓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Zn 2NaOHNa2 ZnO2 H2 ↑ ,但铜片表面的银白色金属是什么物质 ?从何而来呢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探讨 :二、实验方案及报告在 2 5 0mL烧杯中分别盛入 80mL指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Mg 跟 CuSO_4溶液反应,是化学教学同仁最为熟知的一个简单实验,一般认为把 Mg 条放入 CuSO_4溶液中可以观察到:①有紫红色的 Cu 生成;②有 H_2气泡产生;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下降,最后会有蓝色 Cu(OH)_2和不溶性的 Mg(OH)_2跟 Cu 一起沉淀出来。对于上述三种现象的解释,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探究实验方案二](第93页)中,提出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希望学生观察到"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的现象同时,还能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物  相似文献   

6.
大家熟知的硫酸铜水溶液是兰色的。这是因为硫酸铜溶于水后,铜离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兰色的水合铜离子,所有易溶于水的铜盐溶液里都有兰色的[Cu(H_2O)_4]~(2 )络离子存在,那么CuCl_2溶液是否一定都是兰色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定量CuCl_2放入大试管里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制成近饱和溶液衬以白纸观察,看到CuCl_2在很浓溶液里显黄绿色。向大试管里滴加少量蒸馏水,再衬以白纸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在讲授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教材中要求:"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综合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铜析出。为了进一步弄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实验拓展如下。1棉线代替盐桥教材上注明盐桥内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铝置换铜离子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学生实验。在实验中,往往要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以加快置换反应的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一次实验中我们将未经清洗的刚用盐酸溶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直接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惊喜地发现反应十分剧烈:铝片表面在不断产生气泡的同时红色的铜出现了,产生的气体速度和量大到能使铝片悬于溶液中,置换出来红色的铜呈絮状沉淀样附在铝片周围,随着反应的进行有的脱离铝片表面而沉于试管底部。是什么原因使反应如此剧烈?生成的气体又是什…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解池原理,结合物理学知识,跨学科改进了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沿用教材中U型管装置,依据尖端效应,将阴极圆柱形石墨棒下端削尖,可以短时间内看到红色铜析出;改用自制电解槽装置,依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将圆柱形石墨棒改为横截面积较大的石墨片,可以短时间内看到大片红色的铜析出。  相似文献   

10.
伍强 《化学教学》2016,(1):55-57
设计了用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实验没有生成银镜、红色沉淀.设计了用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和不加甲酸钠的空白对照实验,实验均生成光亮的银镜,但反应液中未检测到碳酸根离子.故认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与甲酸钠均不能反应,由此得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均不能鉴别甲酸根离子的结论.同时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实验事实,切不可误导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按教材要求实验完毕后 ,在试管壁上总附有一层被还原出来的光亮的红色铜 ,不管用酸碱及洗涤剂怎样处理 ,仍难洗净 ,这是使用粉末CuO来做这一实验带来的不快。如果在做实验时 ,不使用粉末CuO ,而是作如下改进 ,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方法一 :实验步骤 :1、用砂纸将细铜细擦亮并绕成螺旋状 ,用镊子夹住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表面变为黑色为止。 2、将其放入干燥的试管底部 ,按教科书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我们便可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黑色的CuO逐渐变成具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铜 ,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方…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铝片与 CuCl_2溶液会发生置换反应,析出Cu,同时生成 AlCl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Al 3Cu~(2 )2Al~(3 ) 3Cu但随着反应的进行,Cu 不断析出,这样,Cu,Al 及电解质溶液会构成原电池,有没有可能发生如下的反应呢:正极:6H~ 6e~-(?)3H_2↑负极:2Al-6e~-2Al~(3 )  相似文献   

13.
借助pH传感器实时测得电解CuCl2溶液过程中两个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发现阴极附近溶液pH>7呈碱性,阳极附近溶液pH<7呈酸性。基于这个发现查阅资料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实验过程中,利用阴极析出铜的同时,也有气体析出这一异常现象,开展了趣味实验——在气泡中长大的“铜树”。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高三化学(限选)中“CuCl2溶液电解实验”的课堂演示装置,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在U型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个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电源下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电流表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上一层红色物质,阳极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在课堂上演  相似文献   

15.
1总述Na_2S溶液和FeCl_3溶液的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将Na_2S溶液滴加到FeCl_3溶液中和将FeCl_3溶液滴加到Na_2S溶液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同的.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对这一反应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的经典实验,从理论上可以生成银白色固体,但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主要是黑色或灰黑色的固体,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有白色固体产生。利用微型实验和创新思维,对教材中传统的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在铜片的表面立即“长出”银白色的针状固体,像一朵盛开的“雪莲花”,通过改变铜片的形状,置换出的“银树”呈现明显的晶状树枝,仅凭肉眼即可清晰观察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电解不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的理论电极电位和析出的产物,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验证了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只析出红棕色单质铜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金属钠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在实验过程中金属钠很难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但在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的红色固体铜产生。得到的铜单质并不是金属钠直接与铜离子反应的结果,通过实验探究,生成的铜是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活性氢)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相似文献   

19.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过程是: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只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观察不到无色气体。另外,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观察到现象后,反应不能及时停止,只能等到硝酸或者铜片反应完,以免造成对药品的浪费;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过快,产生的NO2可能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20.
Al与CuCl2 溶液反应 ,学生容易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去一直认为 ,Al与CuCl2 溶液仅发生 2Al + 3CuCl2 =2AlCl3+ 3Cu这个置换反应 ,通过进一步研究 ,我们发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把这一实验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上 ,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 ,笔者对这一实验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 ,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实验步骤及现象1 .实验用品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铁架台、水槽、集气瓶、CuCl2 浓溶液、铝片。2 .实验步骤及现象( 1 )安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反应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