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以育人为本作为一位教育家,包括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教育职业的特点.首先,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第二,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培养学生的心灵,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第三,职业的手段不同.我们不是用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响他们.别的职业都要有工具,医生要有听诊器,要有手术刀,唯独教师不要这些.孔子当老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书本都没有,却培养了三千多名学子,靠的是知识、智慧、人格.  相似文献   

2.
从追求公平、客观的角度考虑,我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以学生评议为主,理由如下: 一、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性质决定的 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1.从职业的对象来说,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2.从职业的内容和任务来讲,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3.教师的工作方式也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他不像其他职业那样要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要用教师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3.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1,(7):223-223
有人说无论男人女人都是一本书.我认为孩子也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教育家们不止一次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面对一个在学习和思想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否像医生面对病人一样,有确定的处方和治疗办法?当然育人和治病有很大的不同,或许育人领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秘,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向他们提出这一问题无可非议。难道作为教师,面对各种学生,面对学习成长中的难点和变化,不应心中有数,有自己的有效“处方”吗?尤其初中阶段的少年期,既是身体、知识的激增时期,又是问题多发时期,怎样才能担负起初中教育教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怎样才能专业化,先要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说起。从职业的对象来说,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从职业的内容和任务来说,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师的工作方式也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具有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另外,学生的成长规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的角色的转变都要求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内容应该包括:(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2)经过较长…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何来使用这个工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教师,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不仅教书,更要育人,每个学生的知识基本上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每一句工作用语,都必须以能给学生积极、进步的影响为准则。教师的言语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教师能否讲一口娴熟的普通话,是否具有说服力、感染力、教育性、科学性,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从走进校门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其天职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师德去教育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用爱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育人功能的专业。不是有知识就可以“为人师”,教师专业要求教师要有学科知识,还必须有专业精神、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第二,教师的知识能力既具有学科专业性,更有教育专业性。目前有些教师不能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缺乏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奋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重要又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能够左右或改变其他因素。谈到教育心理学理论,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指导对学生的教化工作,而很少有人思考对自身的塑造工作。教师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不是"生而知之者",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各项的发展,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一、扮演好作为特殊职业的角色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博"、二"深"、三"新",不仅把知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近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存在着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全面成长负责不够的问题。教书与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而育人是更重要的职责。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它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的良好愿望来决定,也不是由校长的决议来决定,而是由教师来决定、来落实。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既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讲课的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育人观,尤其是班主任的育人观,是学校德育工作制胜的关键。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育人能力视为学校德育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关爱学生,要成为每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和领航人。要整合  相似文献   

13.
作为育人职业的教师,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而传授知识与育人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关怀,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把学生和教师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让生命在课堂上绽放光彩,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破除一些禁锢,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虽然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要有爱心"。当教师的应该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去教书而不去育人,对学生无益。教育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得到的,需要靠教师的爱心加耐心,从一件小小的事上去感染以及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6.
姜红 《广西教育》2014,(33):59-59
笔者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篇名为《认识职业价值与责任,做学生生命成长的"贵人"》。文中提到: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也是教师"生产"出来的"产品"。教师面对的是纯真、稚嫩而又具有个性的儿童,其责任是为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的幸福奠基。儿童的道德品质、能力素养、个性发展,甚至人生命运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3):I0001-I0001
●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传统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很多人已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人"而不是"制造机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也要把职业素养作为重要任务。而对这样的新形势,作为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教育风格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要有爱心".当教师的应该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去教书而不去育人,对学生无益.教育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不是一天两天能见成效的,需要靠教师的爱心加耐心,从一件一件小事上去感染、教育学生.如果教师能做到"可亲"可爱"平易近人",尤其对后进生来说影响是非常深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小学数学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儿童.儿童的成长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并把握教育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课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会学生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的逻辑性、简练性、严谨性和应用性.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