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俗语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很多诗歌、俗语与中学历史课本内容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相似文献   

2.
诗歌、俗语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很多诗歌、俗语与中学历史课本内容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相似文献   

3.
如何激发小学生诗歌写作的兴趣呢?一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写作的方法;二是让学生明确诗歌的格式要求;三是写作指导:(1)课上让学生思考每个季节都有那些代表性的事物,试着来写一首诗。(2)我手写我心,.班级开一次诗歌朗诵会,出一期诗歌集。  相似文献   

4.
马妍 《考试周刊》2012,(32):134-135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不难发现诗词和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诗歌作为史料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背景铺垫、情境创设、问题启发的有效载体。因此诗歌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诗词,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运用诗句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价值观的教育;运用诗词,可以强化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教学中引用故事,激发兴趣,运用成语、谚语、顺口溜、俗语、口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运用诗歌民谣等来增强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利用漫画,以图释文,善于从文学语言开头,以美为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结合乡土史、风俗习惯、文学和影视作品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学、感悟、实践的机会,可以改变现当代诗歌在教学中陌生化、边缘化的趋势。在苏教版高一语文现当代诗歌专题学习中,以"鉴赏、兴趣"为核心,从创造读诗条件,营造诗意课堂,诗歌融入生活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多元化激发高一新生对现当代新诗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悦读诗、会读诗、能写诗",为高中三年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军 《考试周刊》2011,(70):186-186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巧设导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历史知识等方式,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首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修养,情感投资,激发兴趣;教法多种,重视直观,激发兴趣;发挥时政作用,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兴趣;树立大目标,为理想而学,稳定情趣。  相似文献   

10.
诗歌不仅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引入,让学生通过诗歌来观察历史、感悟历史,既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其历史思维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其次要精心设计导语;再次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最后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或书面表达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热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节省时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诗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运用中有四点:一、利用诗歌的形象性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二、利用诗歌的议论性特点,引导学生科学评价历史内容;三、利用诗歌的议论性特点,引导学生科学评价历史内容;四、利用诗歌的认识功能,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要上好这门课,的确是件难事,而要提高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能力,更是难上加难。古人云":学无趣则无所谓学。"要想激发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提高学生诗歌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有历史考试成绩难提高等负面言论。这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造成的。历史教学只要以"趣"为径,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勤奋和刻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就能更加发奋学习,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可以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推动者。二是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尹力 《考试周刊》2011,(53):58-58
由于长时间地学习诗歌,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动脑思考,不喜欢回答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时下,对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出现这种情况,一味责怪学生是没有用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沉闷”的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宁文志 《中学文科》2007,(10):102-102
“以诗言志”“以歌咏言”,文史互通,诗史相融,古已有之。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迁。古代诗歌作为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很早就引起史学研究者的注意。而历史教师利用诗歌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则更容易贴近生活.贴近历史实际,也更容易融意于现实之中。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必空洞地讲解概念,而是用抒情的语调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图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让历史“重现”.运用材料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历史.如此,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历史的课堂上,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文章阐述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的历史课程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强化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强化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